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121篇
  免费   14731篇
  国内免费   16897篇
化学   75635篇
晶体学   2041篇
力学   7517篇
综合类   1907篇
数学   46524篇
物理学   40125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1726篇
  2022年   1950篇
  2021年   3718篇
  2020年   4286篇
  2019年   4161篇
  2018年   3435篇
  2017年   3977篇
  2016年   4739篇
  2015年   4283篇
  2014年   6282篇
  2013年   11610篇
  2012年   7708篇
  2011年   8910篇
  2010年   7842篇
  2009年   9513篇
  2008年   9759篇
  2007年   10014篇
  2006年   8736篇
  2005年   7342篇
  2004年   6564篇
  2003年   5974篇
  2002年   5117篇
  2001年   4268篇
  2000年   3773篇
  1999年   3204篇
  1998年   2852篇
  1997年   2411篇
  1996年   2158篇
  1995年   2032篇
  1994年   1822篇
  1993年   1525篇
  1992年   1445篇
  1991年   1136篇
  1990年   927篇
  1989年   730篇
  1988年   720篇
  1987年   565篇
  1986年   535篇
  1985年   697篇
  1984年   544篇
  1983年   282篇
  1982年   549篇
  1981年   711篇
  1980年   612篇
  1979年   620篇
  1978年   490篇
  1977年   393篇
  1976年   342篇
  1973年   2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In this article, a way to employ the diffusion approximation to model interplay between TCP and UDP flows is presented. In order to control traffic congestion, an environment of IP routers applying AQM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lgorithms has been introduced. Furthermore, the impact of the fractional controller PIγ and its parameters on the transport protocols is investigated. The controller has been elabor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rol theory. The TCP and UDP flows are transmitted simultaneously and are mutually independent. Only the TCP is controlled by the AQM algorithm. Our diffusion model allows a single TCP or UDP flow to start or end at any time, which distinguishes it from those previously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2.
三氧化二铋(Bi2O3)是氧离子导电体,为了获得它的原子热振动各向同性温度因子,对该粉末晶体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建立了晶体结构模型,利用Rietveld 精修方法的RIETAN-2000 程序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了晶体结构精修,通过最大熵方法(MEM)解析得到了粉末晶体的等高电子密度分布三维(3D) 和二维(2D)可视化图谱。结果表明,各原子Bi(1)、Bi(2)、O(1)、O(2)和O(3)的原子热振动各向同性温度因子分别为0.004 938 nm2、0.004 174 nm2、0.007 344 nm2、0.007 462 nm2、和0.007 857 nm2,等高电子密度分布的可视化,进一步验证了晶体结构模型和原子位置的准确性,这些参数对研究晶体材料的热性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使用Galerkin方法,结合Sobolev空间理论和不等式技巧,给出了广义神经传播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然后利用吸引子存在性定理,采用半群方法证明了方程整体吸引子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引入参数,构造了一个全平面上的、含双曲函数的非齐次核函数。利用正切函数的有理分式展开,建立了最佳常数因子与正切函数高阶导数相关联的Hilbert型积分不等式。 作为应用,通过赋予参数不同的值,建立了一些有意义的特殊结果。  相似文献   
5.
6.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对Sc、Ce单掺和共掺后CrSi2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复介电函数、吸收系数和光电导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Sc、Ce掺杂CrSi2的晶格常数增大,带隙变小。本征CrSi2的带隙为0.386 eV,Sc、Ce单掺及共掺CrSi2的禁带宽度分别减小至0.245 eV、0.232 eV、0.198 eV,费米能级均向低能区移动进入价带。由于Sc的3d态电子和Ce的4f态电子的影响,Sc、Ce掺杂的CrSi2在导带下方出现了杂质能级。掺杂后的CrSi2介电函数虚部第一介电峰峰值增加且向低能方向移动,说明Sc、Ce掺杂使得CrSi2在低能区的光跃迁强度增强,Sc-Ce共掺时更明显。Sc、Ce掺杂的CrSi2吸收边在低能方向发生红移,在能量大于21.6 eV特别是在位于31.3 eV的较高能量附近,本征CrSi2几乎不吸收光子,Sc单掺和Sc-Ce共掺CrSi2吸收光子的能力有所增强,并在E=31.3 eV附近形成了第二吸收峰。说明掺杂Sc、Ce改善了CrSi2对红外和较高能区光子的吸收。在小于3.91 eV的低能区掺杂后的CrSi2光电导率增加。在20.01 eV<E<34.21 eV时,本征CrSi2光电导率为零,但Sc、Ce掺杂后的体系不为零,掺杂拓宽了CrSi2的光响应范围。研究结果为CrSi2基光电器件的应用与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来源于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一类矩阵迹函数最小化问题$\min c+ tr(AX)+\sum\limits_{j=1}^{m}tr(B_j X C_jX^{T}),\ \ {\rm s. t.} \ X^TX=I_p,$其中$c$为常数, $A\in R^{p\times n}\ (n\geq p)$, $B_j\in R^{n\times n}, C_j\in R^{p\times p}$为给定系数矩阵. 数值实验表明已有的Majorization算法虽可行, 但收敛速度缓慢且精度不高. 本文从黎曼流形的角度重新研究该问题, 基于Stiefel流形的几何性质, 构造一类黎曼非单调共轭梯度迭代求解算法, 并给出算法收敛性分析.数值实验和数值比较验证所提出的算法对于问题模型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We propose to reduce the (spectral) condition number of a given linear system by adding a suitable diagonal matrix to the system matrix, in particular by shifting its spectrum. Iterative procedures are then adopted to recover the solution of the original system. The case of real symmetric positive definite matrices is considered in particular, and several numerical examples are given. This approach has some close relations with Riley's method and with Tikhonov regularization. Moreover, we identify approximately the aforementioned procedure with a true action of preconditioning.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分散法制备出氧化铝、高岭土、氧化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 使用线性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三种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结果表明 质量分数10%的氧化铝、高岭土能将聚四氟乙烯的磨损率降低约4个数量级, 而氧化硅仅能降低约3个数量级. 对金属对偶表面形成的转移膜的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 氧化铝、高岭土/聚四氟乙烯在金属对偶面上形成了高度羧酸盐化的转移膜.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三种填料表面上碳氟分子吸附过程进行模拟, 结果显示氧化铝、高岭土表面的路易斯酸性位点促进了碳氟分子的脱氟过程, 产生了更多的羧酸螯合物的中间产物; 氧化硅缺少路易斯酸性位点, 因此不能促进高度羧酸盐化的转移膜形成.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article a coupled version of the improved divergence‐free‐condition compensated method will be proposed to simulate time‐varying geometries by direct forcing immersed boundary method.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seen as a quasi‐multi‐moment framework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momentum equations are discretized by both cell‐centered and cell‐face velocity. For simulating time‐varying geometries, a semi‐implicit iterative method is proposed for calculating the direct forcing terms. Treatments for suppressing spurious force oscillations, calculating drag/lift forces, and evaluating velocity and pressure for freshly cells will also be addressed. In order to show the applicability and accuracy, analytical as well as benchmark problems will be investigated by the present framework and compared with other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