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32篇
晶体学   2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10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实现小于10 ns光脉冲上升时间的超高速声光调制,该文提出一种光纤耦合声光调制器光脉冲时域响应的理论设计仿真方法。利用该方法对1064 nm和1550 nm工作波长光纤耦合声光调制器进行了仿真,结果预测器件的光脉冲上升时间分别为9.4 ns和9.1 ns;通过器件制作和测试验证,两个波长的器件实测光脉冲上升时间分别为9.74 ns和9.22 ns,实测与理论仿真结果偏差较小。文章最后对器件在超快光纤激光器种子源光脉冲选单、光纤水听阵列时分复用及潜在的宽带移频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刘昱  任国斌  靳文星  吴越  杨宇光  简水生 《物理学报》2018,67(1):14208-014208
介绍了一种应变不敏感的基于模场自积增强检测的光纤声光旋转传感器.通过调节加载到光纤声致光栅上的微波频率能使双模光纤输出高纯度LP_(11)模式.采用自积增强算法显著提高传感分辨比例,改善探测速度,实现对环境旋转角度变化的动态监测.传感器在0°—180°的测量范围内,角度最大测量误差范围小于11%;在轴向应变为100—1500με之间对应变不敏感.  相似文献   
3.
100 W全光纤声光调Q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一台全光纤结构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型掺镱脉冲光纤激光器,以光纤光栅为腔镜,光纤型声光调Q的光纤激光器为种子源,通过两级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实现功率放大。对声光调Q的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泵浦波长、不同重复频率对激光输出功率和脉冲宽度的影响,并实现了最短脉冲宽度25 ns、单脉冲能量45 μJ的脉冲激光输出。在重复频率50 kHz时,对脉冲宽度130 ns、平均功率0.6 W的种子光进行放大,得到了平均功率102.5 W、脉冲宽度约240 ns的激光输出。  相似文献   
4.
董磊  刘欣悦  陈浩 《中国光学》2015,8(5):800-805
为了研制激光干涉成像所需的主振荡功率放大(MOPA)结构脉冲单频激光器,本文完成MOPA激光器的种子源即声光调Q脉冲单频1 064 nm激光器的特性研究,同时完成种子源腔外倍频绿光特性研究。脉冲单频激光器采用声光调Q模块实现脉宽约20 ns的1 064 nm脉冲激光输出,采用环形腔设计并采用一组不同厚度的标准具实现单纵模运转。实验研究基频1 064nm和倍频532 nm激光脉冲的线宽,得出在全脉宽范围内都具有较高时间相干性的结论。实验分别获得脉宽约28 ns峰值功率约6.5 kW的1 064 nm脉冲单频激光和脉宽约20 ns、峰值功率约0.5 kW的532 nm脉冲单频激光,腔外倍频效率为5.6%。实验同时也验证了腔外倍频的激光脉宽压缩效应。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种新型的声光波干涉测量技术,对声光栅正弦结构光投射器的三维测量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讨论了影响投射器光学系统结构的因素和影响接收屏上的光照度的因素,并进行了光学系统设计。在优化设计过程中,采用了限制光线最大入射角的方法,达到控制投射系统的球差和保证接收屏上照明均匀的要求。所设计的声光栅正弦光投射器具有很好的成像质量。应用该系统对在500mm处的石膏像上投射干涉条纹,可以得到能量比较均匀、变形量很小的干涉条纹图,利用该条纹图和相关的算法可以对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物体进行有效的三维测量。  相似文献   
6.
冯立军  李君  孙光明  殷杰 《光子学报》2009,38(5):1104-1107
对混沌同步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参量驱动法实现了两个混沌系统的同步.以Bragg声光双稳系统为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当外加驱动信号作用于两系统的某个被驱动参量,两个初始条件不同的Bragg声光双稳系统误差变量很快平稳地趋于零,说明该同步方法是快速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1064nm,1319nm,589nm及660nm 4波长激光同时输出,设计了双激光晶体同步声光调Q“T”型复合谐振腔。通过软件模拟与计算,筛选出理想的谐振腔参数,使2波长基频光在大泵浦电流范围内能稳定运转。以KTP晶体和LBO晶体为和频晶体和倍频晶体,在泵浦电流为17A,重复频率为10kHz时,获得了1064nm,1319nm,589nm和660nm 4波长激光输出,最高平均功率分别为150mW,80mW,2.3W和1.7W,同时测得589nm激光和660nm激光的脉冲宽度分别为110ns和130ns。结果表明:使用热稳“T”型复合腔,可以获得4波长激光同时稳定输出。  相似文献   
8.
高效率LD端面抽运准连续355nm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台激光二极管(LD)端面抽运Nd∶YVO4晶体腔内倍频和腔外和频相结合的声光调Q准连续355 nm紫外激光器。采用LD端面抽运双侧翼键合YVO4基质的Nd∶YVO4晶体,在腔内置入Ⅰ类相位匹配的LiB3O5(LBO)晶体进行倍频实现1 064 nm和532 nm双波长准连续激光输出,通过消色差透镜将双波长激光聚焦耦合到Ⅱ类相位匹配的LBO晶体中进行和频,并采用双向和频光路,获得了高效率、高光束质量、高重复频率的准连续355 nm紫外激光输出。在抽运功率为28.6 W、重复频率为20 kHz时,355 nm激光最大输出功率4.2 W,脉宽为20.6 ns,光-光转换效率为14.7%,激光器光束质量因子Mx2和My2分别为1.29和1.23。  相似文献   
9.
高效率LD端面抽运准连续355 nm激光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一台激光二极管(LD)端面抽运Nd:YVO4晶体腔内倍频和腔外和频相结合的声光调Q准连续355 nm 紫外激光器。采用LD端面抽运双侧翼键合YVO4基质的Nd:YVO4晶体,在腔内置入Ⅰ类相位匹配的LiB3O5(LBO)晶体进行倍频实现1 064 nm和532 nm双波长准连续激光输出,通过消色差透镜将双波长激光聚焦耦合到Ⅱ类相位匹配的LBO 晶体中进行和频,并采用双向和频光路,获得了高效率、高光束质量、高重复频率的准连续355 nm 紫外激光输出。在抽运功率为28.6 W、重复频率为20 kHz时,355 nm激光最大输出功率4.2 W,脉宽为20.6 ns,光-光转换效率为14.7%,激光器光束质量因子Mx2和My2分别为1.29和1.23。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study, the V-I transmission matrix formalism (V-I method) i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form fiber Bragg grating (FBG)-based acousto--opfic modulators (UFBG-AO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 strate that both the amplitude of the acoustically induced strain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acoustic wave (AW) have an effect on the spectrum. Additionally, the wavelength spacing between the primary reflectivity peak and the secondary reflectivity peak is proportional to the acoustic frequency with the ratio 0.1425 nm/MHz. Meanwhile, we compare the amount of calculation. For the FBG whose period is M, the calculation of the V-I method is 4 × (2M-l) in addition/subtraction, 8 × (2M - 1) in multiply/division and 2M in exponent arithmetic, which is almost a quarter of the multi-film method and transfer matrix (TM) method. The detailed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ulti-film method and transfer matrix (TM) method, the V-I method is faster and less comple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