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510篇
化学   330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8篇
物理学   80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耦合道Gamow壳模型计算了17O和17F的低激发能谱以及16O(p,p)反应的低能弹性散射截面。结果表明,17O和17F中非束缚共振态能级的核子发射宽度的计算需要合理地考虑连续态耦合效应。计算得到的17O和17F的低激发能谱以及16O(p,p)反应的低能弹性散射激发函数都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这说明基于现实核力的计算可更好地描述16O(p,p)反应的低能弹性散射截面。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借助第一性原理和动力学演化,系统地研究了四个叔丁基-咔唑及吩噻嗪取代的硼-氮化合物(BCz-BN、2PTZ-BN、Cz-PTZ-BN和2Cz-PTZ-BN)的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的高效发光机制.结果表明上述分子T1与T2间的内转换速率远大于其它辐射与非辐射速率,同时T2到S1的反向系间窜越速率也高于T1到S1的反向系间窜越速率,因此其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过程应遵循T1→T2→S1→S0的路径.进一步动力学演化表明,T1与T2之间的内转换主要发生在演化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逐渐由T2向S1转移,并最终在S1完成荧光发射.上述研究揭示了多共振延迟荧光的微观本质,为未来设计及合成新的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潘梅  王中豪 《大学化学》2023,(2):185-191
结合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在物相分析领域的应用设计了一个综合创新性实验。实验内容主要包括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监测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xcited-state intramolecular proton transfer,ESIPT)有机分子在溶剂熏蒸下的结构转化过程。本实验综合培养了学生对粉末X射线衍射仪的操作技巧以及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利用现代科学仪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The experimental infrared (I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ultraviolet (UV) spectra,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calculations of the novel compound N, N'-di[3-hydroxy-4-(2-benzothiazole) phenyl]urea (4-DHBTU) are presented. Compared with the UV spectra of the 2-(4-amino-2-hydroxyphenyl) benzothiazole (4-AHBT) monomer, the experimental spectra of 4-DHBTU, a dimer of 4-AHBT, show dualwavelength absorption with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bsorption intensity and an obvious red shift of the maximum absorption peak.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spectra and the DFT calculations shows that the structures of cis-C11 and trans-C11 are the two most stable conformers, and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ifferent UV spectral properties of the dimer and monomer is the coexistence of cis-C11, trans-C11, cis-C22, and trans-C22 in the 4-DHBTU sample. In addition, the DFT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a hydrogen-bonding interaction between 4-DHBTU and the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solvent leads to a large 1H NMR chemical shift for atoms 15H and 16H in 4-DHBTU.  相似文献   
5.
硫代嘧啶碱基是光动力疗法潜在的重要光敏剂,其最低单重激发态的光物理研究已有广泛报道。然而,其较高激发态的跃迁性质和反应动力学研究较为稀少。因此,本文采用共振拉曼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研究2,4-二硫代尿嘧啶的紫外光谱和几个较高单重激发态的短时结构动力学。首先,基于共振拉曼光谱强度与电子吸收带振子强度f的关系,将紫外光谱去卷积成四个吸收带,分别为358 nm(f=0.0336)中等强度吸收带(A带),338 nm(f=0.1491)、301 nm(f=0.1795)和278 nm(f=0.3532)强而宽的吸收带(B、C和D带)。这一结果既吻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又符合共振拉曼光谱强度模式对紫外光谱带的预期。据此,去卷积得到的四个吸收带被分别指认为S0→S2跃迁、S0→S6跃迁、S0→S7跃迁和S_0→S_8跃迁。同时,分别对B,C和D带共振拉曼光谱进行了详细的指认,获得了短时动力学信息。结果表明,S_8态短时动力学的显著特征是在Franck-Condon区域或附近发生了S8(ππ~*)/S(nπ~*)势能面交叉引发的、伴随超快结构扭转的非绝热过程。S7和S6态短时动力学的主要特征是反应坐标的多维性,它们分别沿C_5C_6/C_2S_8/C_4S_(10)/N_2C_3+C_4N_3H_9/N_1C_2N_3/C_2N_1C_6/C_6N_1H_7/C_5C_6H_(12)和C_5C_6/N_3C_2/C_4S_(10)/C_2S_8+C_6N_1H_7/C_5C_6H_(12)/C_5C_6N_1/C_5C_6H_(12)/C_2N_1C_6/N_1C_2N_3/C_4N_3H_9/N_1C_2N_3等内坐标演化。  相似文献   
6.
应用高精度的多态完全活化自洽场二级微扰理论方法, 在量子力学/分子力学组合方法的理论框架 QM(MS-CASPT2//CASSCF)/MM下, 系统研究了DNA环境中2-硒和4-硒取代胸腺嘧啶和腺嘌呤碱基对(2SeT-A和4SeT-A)的最低5个电子态(S0, S1, S2, T2和T1)的结构、 性质和光物理过程. QM(MS-CASPT2//CASSCF)/MM计算揭示了DNA环境中2SeT-A和4SeT-A碱基对激发态性质和光物理过程差异性的来源, 提出的机理将有助于理解DNA类似物的光物理过程, 在光动力学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傅强 《力学学报》2007,39(2):158-161
通过对湍流层次结构模型中提出的最高激发态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最高激发态 存在绝对标度律,且该绝对标度律是由信号中最强耗散涨落的局部结构产生的,并由此推测 出局部强间歇结构一般具有绝对标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发光学报》2021,42(3)
有机自由基由于存在未配对或弱成键电子,因而具有独特的基态开壳电子结构。这类开壳电子结构的分子体系可展示出特殊的物理性质,如近红外吸收、非线性光学响应、可逆电子氧化还原、磁学性质等,有望成为下一代光电磁信息功能材料。然而,绝大多数自由基在光激发态下以非辐射方式释放能量,从而表现为弱发光或不发光。近年来,以三芳基甲基自由基衍生物为代表的双线态自由基发光体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其红光发射的荧光量子产率可达到90%以上,且成功地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自由基发光体是在基态和激发态均具备自由基特征的新型分子体系,其分子结构设计与发光性质调控是该领域的关键难题。在已报道的仅有的少数发光自由基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期待获得性能优异、可选择性调色的多种类发光自由基及其作为功能材料的潜在应用。本文总结了发光自由基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构效关系,以及激发态发光机制与自由基非辐射跃迁抑制机理等,讨论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研究挑战。  相似文献   
9.
胆红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后会发生光异构和光诱导环化反应,其中后一反应将最终形成一种名为光红素的产物,这些光诱导化学反应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基本原理. 据前人研究报道,长链脂肪酸的加入有利于光红素的生成,但其背后的机理,特别是其激发态动力学尚不明确. 本文利用飞秒瞬态吸收和飞秒荧光转换技术,探究了棕榈酸对胆红素在血清蛋白中的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研究表明,随着棕榈酸的加入,光激发后的胆红素更倾向于通过4 ps的衰减通道返回热基态,而不是通过固有的超快激发态衰减途径(小于1 ps). 这一效应促进了热基态的胆红素发生由Z-ZE-Z构型的异构化,从而提高了光红素的产率. 这是首次利用飞秒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对长链脂肪酸在光疗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表征,其结果可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有利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基于多体格林函数方法和Bethe-Salpeter方程(GW/BSE)的电子结构计算方法和非绝热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两种不同桥连化学键构型(5-6构型和6-6构型)的酞菁锌-富勒烯(ZnPc-C60)给受体复合物的激发态性质及其弛豫过程. 对于6-6构型,ZnPc-C60的最低激发态S1态为光谱明态,即ZnPc的局域激发(LE)态,因此,6-6构型的ZnPc-C60在光激发之后几乎不会发生电荷分离过程. 相比之下,5-6构型的ZnPc-C60的S1态是C60的LE态,为光谱暗态,而作为光谱明态的ZnPc的LE态的能量更高. 而且,在ZnPc和C60的LE态之间还存在若干电荷转移(CT)态. 因此,电荷转移会在从高能的ZnPc的LE态到低能的C60的LE态的弛豫过程中发生. GW/BSE级别的非绝热动力学模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电子结构计算的结论,并给出了相关过程的时间尺度:从ZnPc到C60的超快激发态能量转移过程在前200 fs完成;随后发生的是由C60到ZnPc的超快空穴转移过程. 本工作表明不同的桥连化学键模式(即5-6和6-6构型)可用于调节ZnPc-C60给体-受体复合物的激发态性质及其光电性质. 与此同时,本工作证明了GW/BSE级别的非绝热动力学方法是探索非周期性给体-受体复合物、有机金属配合物、量子点、纳米团簇等复杂体系的光诱导动力学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