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5篇
力学   3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油钻井液对色谱、光谱录井技术发现和评价油气层带来了严重影响.为了准确识别和定量评价混油钻井液条件下所钻遇的油层,创新采用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录井技术随钻检测钻井液T2谱及其含油率的变化.不同油品在钻井液中的混合实验结果表明,混油钻井液为水包油乳液,两种不同的油品在钻井液中难以混合,在T2谱上呈现相互独立的峰,据此可以直观、准确地识别所钻遇的油层;并可根据归一法、外标法定量评价钻井液中的地层油含油率.经现场应用,取得了与室内实验相一致的效果,证明了该项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次声波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长金 《物理》1997,26(10):612-616
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衰减极小,这就使它能够在大范围内进行作用。石油开发中利用次声波对储油层进行振动处理,可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降低产出液的水油比,文章介绍了这方面的试验结果和增产机理,讨论了次声波对人和环境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岩屑含油饱和度分析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含油饱和度是油田勘探开发中的重要油层物理参数之一,目前油田现场岩屑常规录井方法只能定性给出岩屑的含油级别,无法给出岩屑含油饱和度的定量结果. 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现场岩屑含油饱和度快速定量分析. 在室内实验基础上,采用添加弛豫试剂的方法进行了岩屑含油饱和度的核磁共振定量分析,研究摸索了一套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现场岩屑含油饱和度分析的方法,给出了弛豫试剂的优选方案,同时给出了核磁共振岩屑含油饱和度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4.
葡萄花油田葡47区块葡萄花油层非均质性明显,油水分布复杂.其中,葡472区块原测井解释与新井试油结论符合度较低.结合缺少研究区目的层油基泥浆取心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有资料,以录井、测井、试油、测试等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及油水层判别标准进行研究.利用试油资料回归变参数阿尔奇公式,建立适合研究区目的层的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利用区块附近井及区块内取心井其他层位压汞毛压曲线回归适合研究区的测井解释参数,标定合适的油水界面,确定含油高度,建立"J函数"法含油饱和度模型."J函数"法含油饱和度模型与试油标定法含油饱和度模型拟合结果基本一致.结合试油及生产资料,建立区块油水层电性识别图版,结合成藏特征完成油水性质综合判别,为指导油田开发生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火烧油层驱油机理的基础上,依据油气层渗流理论,燃烧理论,建立了火烧油层驱油数学模型。用数值解法对干式和湿式两种燃烧进行了比较,得出:湿式燃烧比干式燃烧的驱油效果好。针对湿式燃烧的特点,对火烧油层驱油过程中的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取得了有关结论即1)蒸汽带驱油是火烧油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机理;2)随着湿式燃烧水气比的增加,发生氧化反应的区域长度扩大,蒸汽带的温度下降,对流前缘速度增加,加速了热对流的传导,驱油效率增大;3)在湿式燃烧过程中,随着氧气利用率的降低,发生氧化反应的区域长度扩大,蒸汽带的温度下降,燃烧1立方米油砂所需空气量增加,燃烧前缘速度减少,驱油效率几乎不变;4)在湿式燃烧过程中,随着注入空气量的增加,发生氧化反应的区域长度扩大,蒸汽带的温度升高,燃烧前缘速度增加,对流前缘速度增加,加速了热对流的传导,驱油效率增大。  相似文献   
6.
剩余油潜力区的分布一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就目前大庆油田开发的现状来看,剩余油潜力区除了主要分布在主力油层以外,也存在于一些非主力油层内,二类油层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油层.与主力油层相比,二类油层不论在纵向上还是在平面上非均质性都比较严重,给剩余油的挖潜带来了较大难度,而采用水平井挖潜二类油层剩余油也是目前一些油田采用的开采方法,因此对于二类油层剩余油潜力区计算方法的研究就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选用了北一区断东试验区二类油层中典型沉积单元进行了剩余油分布状况的剖析和潜力区界限的建立,进行了水平井挖潜二类油层典型沉积单元潜力区计算方法的研究,对油田二类油层实际开发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现场岩屑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进行现场岩屑油层物理参数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室内实 验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核磁共振岩屑分析与核磁共振岩心分析的异同,对现场核磁共振岩屑分析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岩屑孔隙度、渗透率等重 要油层物理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岩心、测井、动态分析数据等资料为基础,对大庆长垣萨北三东萨Ⅱ油层组储层宏观非均质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针对二类油层储层特点,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河道外溢岸砂.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储层非均质程度中等.层内物性非均质性较弱,SII10+11a小层非均质性相对较强,层内夹层的不连续分布加强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平面上孔渗参数分布受沉积相带的控制,物性与砂体的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整体来看,研究区平面砂体变化快、物性变化较大、具有较强的平面非均质性;层间物性非均质程度较强,层间隔层的不连续分布使储层层间非均质性愈加严重,隔层把油层分成几个含油段,造成油层上下不连通或连通变差,导致储层纵向渗透能力下降,改变了传统韵律性砂体油气富集模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MnO2纳米催化剂促进稠油重组分的低温氧化裂解及高温氧化生热,进而促进火烧油层技术在超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提高火烧油层技术的采收率.结果表明, MnO2促进了稠油的低温裂解,高温生热量并不随燃料沉积量的减少而降低. MnO2的加入促进了低温下小分子的生成,并使高温氧化反应更加温和,提高了高温产物的氧化度.相比无催化剂的氧化反应, MnO2使稠油的低温氧化和高温氧化的表观活化能分别降低了10–30 kJ/mol和20–40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