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力学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双三角阵声靶测试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斌  石秀华 《应用声学》2012,31(2):140-144
声靶容易构成较大的测试靶面,常用在大口径弹药的立靶密集度测试中。为了消除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变化对声靶测试精度的影响,采用双三角阵声阵列模型使测量公式中不再引入声波速度。为了使测试系统紧凑、可靠,整个测试系统由双三角阵列、多通道数据采集仪、计算机系统构成。对测试系统进行了实弹射击实验,在2 m×2 m靶面内,弹着点测量误差为±10 mm。  相似文献   
2.
含筋率和弹着点对钢筋混凝土抗侵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侵彻钢筋混凝土几种常用的建模方法,选用AUTODYN中的Lagrange算法,对已有的动能弹侵彻钢筋混凝土问题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使用此方法,分析了含筋率和配筋方式对钢筋混凝土靶抗侵彻性能的影响,以及弹着点对动能弹侵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钢筋越粗或者钢筋编织越密,即含筋率越高,钢筋混凝土靶板的抗侵彻能力越强,尤其对于动能弹直径大于靶板中钢筋间距的情况,效果明显;另外,弹着点对动能弹侵彻能力有较大影响。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截卵型弹体冲击下921A钢板的毁伤模式。 跟以往试验进行对比,发现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在3种不同工况下,剩余速度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误差小于5%。随着弹着点位置的变化,加筋板的失效模式发生变化。击中靶板中心时,加强筋发生撕裂,目标板在左右两侧产生对称的花瓣型破坏模式。 随着弹着点位置的偏移,加强筋的撕裂程度逐渐减小,最后仅仅发生塑性应变。并且目标板上的破坏不再对称,左侧板的动态响应从花瓣破坏变为小面积断裂,最后仅保留塑性变形。右侧板始终产生花瓣型失效模式,但花瓣的数量和形式始终在变化。结果表明,物质点法可以很好地应用,并为今后舰船穿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常规兵器试验领域电视经纬仪测试同帧地面多炸点数据匹配交会计算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各个测试站的角度数据进行全组合交会计算,得到众多可能炸点坐标数据集合,然后根据近邻法则,设定距离阈值,利用聚类思想剔除多数假目标,保留接近目标数量的可能炸点集群;将同一炸点集群的可能炸点数据进行算术平均,得到接近目标数量的初判的炸点位置集合;再根据证据理论思想,运用矩阵分析法对初判的炸点位置集合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得到炸点坐标数据集合。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此种方法能有效地处理电视经纬仪拍摄的小于或等于10个同帧地面炸点目标角度数据,得到炸点坐标。  相似文献   
5.
针对常规武器火炮直瞄射击时的弹着点测试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圆环形传声器阵列方法。该阵列将若干传感器布设在两个圆环上,并根据超声速弹丸产生的激波传播速度随传播距离增加逐渐递减的规律,对每个传声器阵分别引入一个视速度,建立了双视速度模型。计算机仿真分析表明,采用双圆环形传声器阵列及双视速度模型确定弹丸弹着点坐标,带来的模型误差优于3 mm,对于工程应用而言可以忽略。试验结果表明,双视速度模型明显优于将激波传播速度视为恒定的基本模型和交会模型。  相似文献   
6.
为了得到爆炸反应装甲的防护包络(即爆炸反应装甲与射流的接触面上不同弹着点处的抗弹性能),应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弹着点处于不同位置时反应装甲的抗弹性能进行数值仿真,并开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不同弹着点处的抗弹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抗弹性能最优区并非反应装甲的对称中心或其附近区域,而是距反应装甲底端22.7倍及46.9倍射流直径处;反应装甲的有效抗弹区域约占65.8%,有效抗弹区内的抗弹性能较边界区提高约37.5%,反应装甲下部的防护效能较上部好。  相似文献   
7.
在弹体侵彻钢筋混凝土研究领域,侵彻深度的离散性普遍存在于试验和经验公式中,弹着点位置的不同是造成此离散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究由弹着点位置造成的侵彻深度离散性并揭示其机理,参照公开发表的侵彻试验,建立了三种典型弹着点位置的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出了三种典型弹着点位置侵彻过程差异的主要原因,依据数值计算结果归纳了表征侵彻深度离散性的表达式,提出了弹体侵彻钢筋混凝土侵彻深度是一个范围值的基本思想,并对表达式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造成侵彻深度离散性的主要因素是弹体撞击钢筋的数目和弹体接触钢筋的持续时间,此离散性随着弹径与钢筋网眼尺寸比值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