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化学   215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物理学   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采用超声法制备了柚皮素(NAR)与β-环糊精(βCD)的包合物.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IR)测定均表明形成的包合物具有不同于主客体的新的结构性质.1H NMR与ROESY核磁共振(NMR)实验表明NAR以苯环端从βCD的宽口端进入,并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包合物.量子化学计算分析NAR/βCD包合物的形成过程表明,驱动力源于焓驱动与氢键弱相互作用力;能隙和结合能分析得到的最优包合模式与NMR研究结果一致;ONIOM分层计算验证了上述结果.分子对接模拟出的最优包合模式也与量子化学计算、NMR的分析结果吻合.本文获取了清晰的NAR/βCD包合物构型及其形成机理,为该超分子药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新颖的有机-无机杂化超分子化合物,[(4-IA-NH3).(18-crown-6)]2.(Cu2Cl6)(1),4-IA-NH3=对碘苯胺离子,18-crown-6=18-冠-6。并通过红外光谱、粉末衍射、热重分析和单晶结构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充分表征。在转子定子型的超分子化合物1中,[(4-IA-NH3).(18-crown-6)]-超分子阳离子和(Cu2Cl6)2-阴离子交错堆积形成包合物结构。变温介电常数测量表明,在130~450 K范围内没有相变引起的介电异样。大环醚的热无序运动及由此引起的氢键偶极瞬间变化使得化合物在低频500 Hz和高温350 K以上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并伴随高的介电损耗。  相似文献   
4.
采用饱和溶液法制备了芬苯达唑(FBZ)与β-环糊精(β-CD)包合物(FBZ-β-CD)。通过JOB曲线和相溶解度法确定了FBZ-β-CD的包合比为1∶1。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核磁共振(NMR)等表征手段证明了FBZ-β-CD包合物的形成。与FBZ相比,FBZ-β-CD水溶性增加了约10倍。  相似文献   
5.
采用元素分析、1H核磁共振谱(1H NMR)和电喷雾电离质谱研究了两个大环主体分子β-环糊精(β-CD)和18-冠-6 (18C6), 结果显示, 二者通过简单地混合形成了计量比为1:1的超分子包合物18C6-β-CD. 基于二维核磁共振谱(ROESY)的分析, 提出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可能位点: 18C6更倾向于驻留在β-CD的小口端. 用热重分析和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比较了包合作用前后热降解过程包括降解度和降解产物的差异性, 研究表明, 18C6的存在促使β-CD提前分解, 同时, 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 导致二者分解产物中大碎片的相对含量大幅减小. 这些结果显示, 一个柔性大环分子18C6和一个刚性大环分子β-CD之间通过分子组装可以形成超分子包合物.  相似文献   
6.
环糊精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项生昌 《大学化学》2000,15(6):30-34
本文对环糊精在电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环糊精与丹参酮IIA包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荧光光谱方法分别研究了丹参酮IIA在溶液的pH为7.5时与β—CD和γ—CD的包合常数,对客体的包结能力β-CD〉γ-CD;并利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对包合反应的影响,计算了包合过程的熵变、焓变及自由能变化;分子模拟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该包合物的形成;采用超声波法制备了环糊精与丹参酮IIA的固体包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对固体包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只有在主-客体超分子化学中才能出现的主体热分解行为多样性现象, 提出了所谓的残存态主体(survived host)的概念. 残存态主体意指主-客体超分子失去客体后的产物, 它是由分子间弱相互作用所引起的主-客体包合现象的有力佐证. 以残存态环糊精(survived CD)为着眼点, 仔细比较了游离态CD、CD包合物即包结态CD与残存态CD的热分解行为差异性, 据此指出了有关文献在进行包结态CD热分解动力学计算时, 将残存态CD当成包结态CD来处理的一个概念错误.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外推法确定了丁香油-β-环糊精(CD)包合物中残存态β-CD最可能的热分解机制.基于Flynn-Wall-Ozawa方法对残存态β-CD热分解反应过程的计算结果发现,活化能(Ea)变化曲线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和第三阶段的曲线轮廓近似平行,并且都被推定为按照Avrami-Erofe′evA1.5模型发生热分解反应.但是在曲线的第二阶段,出现了一个Ea值近似相等的平台.为此,采用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考察了该阶段的热分解过程.研究表明,反应级数随着温度升高呈现规律性的降低,表明在这个阶段残存态β-CD分解反应的复杂性.最后,比较了游离态β-CD和残存态β-CD在分解过程中红外光谱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它们在1000cm-1以下的谱图轮廓存在明显差异,这与计算给出的二者具有不同Ea值的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1991年“新闻分子”的全碳分子富勒烯cn(n=60,70,76,84等)一直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富勒烯作为新发现的碳的第三种结构形式,以其新颖的结构,在超导,磁学,光电导,非线性光学等领域显示出了许多激动人心的特性。本文就富勒烯的某些性质及研究进展向大家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