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3.
文章探讨了实验室建筑构件隔声测量中填隙墙传声影响的检验与修正方法。通过实验分析,给出了三种可用于不同隔声量构件的门、窗和玻璃试件隔声测量的填隙墙构造方式。 相似文献
4.
1995年6月26日由上海市二轻局主持,国家环保局、上海市经委、市环保局有关领导和北京上海声学专家参加,对上海申华声学装备有限公司(上海红旗机筛厂)试制生产的SH型轻质高效装饰隔声门通过了生产鉴定.近年来,为满足电台、电视台、剧场、影院、宾馆会议室等厅堂音质工程的需要和高隔声量噪声控制工程的需要,国内试制了一些不同类型的隔声门,也从国外进口了一些隔声门.上海申华声学装备有限公司在有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新开发了一种轻质高效装饰隔声门.总厚度为60mm,面质量为48kgm2,隔声指数大了42dB,与单位厚度单位面质量相… 相似文献
5.
内墙的隔声改善量ΔR是受内、外墙间空腔和内墙的传声损失、以及墙间基础的传递损失所决定.从厚的外墙到比它薄的内墙传声中,不仅是降低了固体声速度级的绝对值,且内墙上的速度级分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外墙上的速度级分布.因此,测量内、外墙上速度(或加速度)级差,可得到ΔR的近似值. 分离的双层墙,在最低简正频率以下,相当于质量阻抗时,内墙的ΔR-f曲线才以40dB/decade递增.实用的大面积内墙,其简正频率很快达到足够的密度,其弯曲波阻抗与频率无关,ΔR-f曲线以20dB/decade而递增. 墙间空腔填吸声材料或墙内加阻尼材料都可提高隔声量.双层墙共用基础或分离基础但无隔振器,则内墙的ΔR分别不大于9或18dB.要使内墙有较高的ΔR,应选用适当f_0的隔振器.压缩量随时间而变的隔振材料不宜用做为隔振器. 相似文献
6.
7.
为探讨加筋对双层结构低频隔声及有源控制的影响,分析了筋条数目及布放位置对双层加筋结构低频隔声性能、有源控制策略选取及有源隔声性能的影响。首先利用模态叠加与声-振耦合理论对双层加筋结构建模,然后采用数值算例对上述问题展开探讨。研究发现,筋条数目增多或筋条靠近基板的中间位置布放,将有利于双层加筋结构低频隔声性能的提高。对于有源控制措施,声控制策略与力控制策略相比,前者的控制效率较高且降噪效果较好。由于筋复杂的耦合影响,添加多条筋或筋条靠基板中间布置时有源控制效果减弱,需施加多个点源才能获得较好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散射矩阵法分析夹层板结构声学特性,并对典型的夹层板结构即飞机壁板进行声学优化,预计飞机壁板隔声特性,获得蒙皮、隔声隔热层、内饰板及它们的组合结构的声学性能。针对尾吊飞机客舱后部噪声过大问题,通过增加铺设隔热隔声层以及部分区域优化安装阻尼层等一系列被动降噪处理方法,对主要传递路径的飞机壁板结构进行优化,降低客舱后部噪声水平,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散射矩阵法可快速准确获得夹层结构的隔声性能,并与混响室法测试结果吻合较好;在厚度不变的前提下,改变隔热隔声层的铺设方式和材料密度对壁板隔声性能影响较小,但在蒙皮内侧粘贴阻尼层能在一定频段范围提高壁板隔声性能;将优化的壁板构型应用到飞机后舱段侧壁板,舱内噪声水平可降低约3dB。 相似文献
9.
有限大含多孔材料和空气层复合板结构隔声特性的研究尚不充分。该文旨在研究四边简支边界条件下复合板结构隔声特性。首先基于流体饱和多孔弹性介质的声传播理论计算了声波在多孔介质中的传播波数;继而采用四边简支边界条件下板结构的模态函数,利用模态叠加法和伽辽金法推导了复合板结构隔声系数理论模型,并数值求解复合板隔声量。将理论模型得到的四边简支复合板隔声量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详细讨论了边界条件、板结构尺寸和多孔材料厚度等主要参数对隔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边简支复合结构隔声特性曲线上“谷值”出现得较少,并且简支复合板隔声特性的第一个“吻合频率”比固支支撑复合板更靠近低频,当频率超过3000 Hz以后,简支和固支边界条件复合板结构隔声特性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