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完全免费 | 53篇 |
专业分类
物理学 | 111篇 |
出版年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6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超声光栅测量声速的研究及仪器化实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介绍的超声致光衍射形成原理及利用该原理测量液体中的声波速度.并重点讲述了WSG-I超声光栅声速仪的研制方法及性能。 相似文献
2.
音叉的共振频率与双臂质量的关系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对音叉振动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受迫振动系统振动振幅与驱动力频率的关系及音叉共振频率与双臂质量的关系,并用共振原理设计了振动式液体密度传感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轴向极化压电陶瓷薄圆环的径向振动进行了研究,推出了其机电等效电路,得出了振子的共振和反共振频率方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探讨了振子的共振和反共振频率与其材料和几何尺寸之间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4.
5.
压电晶体换能器在声学实验中的调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受迫振动的数学分析,解释了阻尼对共振频率的影响,找到了提高压电晶体换能器在声学实验中振幅传递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三分量全光纤加速度检波器及数字处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制出三分量全光纤加速度检波器及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该检波器由一个质量块,六个顺变柱体,三组迈克耳孙干涉仪光路组成。顺变柱体是检波器敏感元件中的关键部件。该检波器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以TI公司的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实现了对加速度信号的高精度检测和误差信号的补偿。测试结果表明,检波器在共振频率以上有较好的频率响应,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吻合较好;检波器在共振频率以下亦有较好的频率响应。最后给出了检波器频率响应曲线。 相似文献
7.
降低热声发动机(制冷机)共振频率的新方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通过分析热声系统边界条件,以及热声系统中工质的声速对整个系统共振频率的影响,提出了两套降低系统共振频率,减小系统尺寸的方案,就理论上解决了这一热声领域的难题,为热声机的小型化,实用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9.
1946年以美国物理学家布洛赫(F.Bloch)和普舍尔(E.M.Purcell)为首的两个小组几乎在同一时间,用不同的方法各自独立地发现了物质的核磁共振(NMR)现象,后来两人合作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核磁共振谱仪。1952年他们二人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所谓核磁共振是根据处在某个静磁场中的物质原子核系统受到相应频率的电磁波作用时,在它们的磁能级间产生共振跃迁的原理而采取的一种新技术。核磁共振技术自创始以来经过了60年代连续波谱仪的大发展时代,以及70年代的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和核磁双共振时代,近年来发展的多核NMR,多脉冲NMR,二维NMR和固体NMR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微波脉冲与带矩形孔缝的矩形和圆柱形腔体两种系统的线性耦合过程进行了研究。首先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耦合过程中的场增强现象、脉宽展开现象和腔体调制现象,并发现了耦合过程中微波脉冲存在频谱分离现象。当微波脉冲的电场与孔缝窄边平行时,借助耦合函数对两个系统内部耦合场的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与孔缝窄边垂直的平面内,越靠近腔体壁,耦合场越弱。此外,两种腔体内部的耦合场在腔体截面内均呈现准周期振荡分布,矩形腔体内部耦合场振荡的幅值较均匀,而圆柱形腔体内部耦合场幅值在其截面中心附近区域最大;除了孔缝附近区域外,圆柱腔体轴线两端的耦合场远大于矩形腔体相应的耦合场。最后,研究了孔缝耦合共振频率与孔缝尺寸的关系,结果表明系统耦合共振频率不只与孔缝尺寸有关,而是由孔缝尺寸和腔体形状及其对微波脉冲的反射特性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