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10篇
物理学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解偏振光强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别研究了聚甲醛和聚甲醛助剂P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探讨了助剂P对聚甲醛的结晶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2.
溶胶-凝胶法制备Bi-Pb-Sr-Ca-Cu-O微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属醋酸盐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Bi-Pb-Sr-Ca-Cu-O微粉,并用TG、DTA、IR、XRD和TEM等手段对Bi_(1.85)Pb_(0.35)Sr_(1.9)Ca_2Cu_(3.1)O_y粉末的热分解和晶化行为以及粉末粒度进行了分析测试,并用此微粉制备出以2223相为主要物相、零电阻为105K的高温陶瓷超导体。  相似文献   
3.
采用体积排斥色谱研究聚(苯乙烯-异成二烯)二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二氧六环/甲醇混合体系中以PI为核PS为壳的微胶柬形成过程,以及在正庚烷/乙酸异戊酯混合体系中以PS为核PI为壳的微胶束形成过程。讨论了温度、混合溶剂的配比和共聚物分子量对微胶束形成的影响。根据体积排斥色谱图估算了形成微胶束时的表观缔合能和微胶束的表观缔合数.  相似文献   
4.
核磁共振法测定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竞聚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共聚体系为研究对象,在共聚单体组成敏感点附近做重复实验,进行了40、60、80、100,120、140℃下的共聚合,用NMR方法测定共聚物的组成,用Mayo-Lewis微分组成方程的误差变量法计算竞聚率,同时给出竞聚率的95%可信椭圆区间.并根据竟聚率对温度的依赖关系得到一组合理的竞聚率值.  相似文献   
5.
测量了掺La的Bi2212系统的随温度变化(80 ̄300K)的热电势。结果表明,热电势随掺杂浓度的增加(载流子浓度减少)而增大。定性解释了绝样样品的热电势的宽峰移动,并且用N-L模型及双带模型对热电势的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由准稀溶液速冷制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凝胶膜,具有片晶(Lamella)取向平行于膜面的层积状结构,在129—134℃的温度范围内拉伸,可获得超高拉伸比(λ>200).通过IR及X-ray衍射等方法研究发现,拉伸前用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凝胶膜的片晶微结构产生明显变化,在对应于超高拉伸温度范围内,其结晶度增加,微晶的c和b轴方向尺寸变大,而a轴方向的尺寸减小,从理论上对这一变化过程作了考察,并讨论了超高拉伸取向性与这些结构变化的关系以及可超拉伸取向性的最佳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7.
聚甲醛的热重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均聚和共聚甲醛在氮气和空气中的热重分析曲线,探讨了聚甲醛的链结构和聚甲醛的各种降解方式同热失重的关系,并利用Coats-Redfern方法计算了共聚甲醛在空气中的动力学参数,对聚甲醛的热稳定性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能生成玻戈留玻夫变换的幺正变换的坐标表象简捷地给出哈密顿量H=αa~+a+βb~+b+γ(a~+b~++ab)的波函数.  相似文献   
9.
红外光谱法测定St—BMA的竞聚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共聚合反应中同一对单体的竞聚率,由于采用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不同,可能有几对、甚至上百对不同的数据。在实际生产中已逐渐趋向于在较高温度下进行共聚合,而文献的竞聚率一般均在较低温度下获得,因此缺乏实用意义。本文用FTIR方法测定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正丁酯(BMA)共聚竞聚率参数r_1和r_2,讨论了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定向凝固法生长 Bi-Sr-Ca-Cu-O 的2212相超导单晶进行 X 射线衍射分析,发现在晶体的 c 轴方向有两种周期,分别是30.80(?) 和15.40(?),分属于两种2212相,2212-30相和2212-15相.根据衍射分析结果,讨论了可能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