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新课程改革为每个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使教师成为教材的生产者和主人,杜威认为:"所谓教材,就是在一个有目的的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  相似文献   
2.
1背景和教学任务"学习包:自动控制与模块机器人"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物理》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一节内容.所谓"学习包",就是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探究式学习单元."学习包"是上海二期课改新教材中出现的一种新  相似文献   
3.
课堂作为教学工作的主战场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直是教师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能力 ,由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 ,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我们结合国外教育界普遍采用的一条有效课堂教学策略———CBG原则 ,来谈谈如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借鉴、运用 .CBG(CatchThemBeingGood)意为“保持学生的良好状态”或“捕捉学生的良好状态” .就是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实践证明 ,促使学生产生良好行为和保持学习动机的最好策略就是采取积…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验本)第128页,复习题(A)中第五题:图1有一张长为8,宽为4的矩形纸片ABCD,按图1所示方法进行折叠,使每次折叠后点B都在AD边上,此时将B记为B′(注:图中的EF为折痕,点F也可落在CD边上),过B′作B′T∥CD,交EF于点T,求点T的轨迹方程.图21学生探究的思维路径生1:建立如图2所示直角坐标系,则A(0,4),C(8,0),D(8,4).设T(x,y),则B′(x,4).先求出B′B的中点P(2x,2).因为TP⊥B′B,所以kTP·kB′B=-1,所以y-2x-2x·4x--00=-1,所以T点的轨迹方程是:y=-x82 2.生2:如图2,设E(0,b),T(x,y),B′(x,4),因为|B′E…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有 :“关注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过程” .“教科书是学生在知识方面进行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教科书每一章、节都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载体 .  一、反思与分析对照上述要求 ,上海市数学高一第二学期试验课本中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实录如下 :函数y =Asin(ωx φ)有哪些性质呢 ?只须令ωx φ=t,我们就可以根据y=Asint的性质来探索y =Asin(ωc φ)的性质 .为了方便起见 ,不妨设其中的A >0 ,ω >0 .(4 )单调区间由 2kπ -π2 ≤ωx φ ≤…  相似文献   
6.
数学的思想方法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问题意识更是创新与创造的源头,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笔者始终想要追求的价值目标.这源于笔者对数学教育的理解:从本质而言,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不断地改善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其中,笔者把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作为数学教育的重点,即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创新程度,在课堂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发现、解决并延伸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 ,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 ,给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 ,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进而培养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 .笔者采用“TI数理图形计算器”辅助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下面以行列式的教学为例加以阐述 .  一、使用TI图形计算器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利于营造探索的空间  把行列式初步与TI图形计算器结合教学 ,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如在学习…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主渠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求学生牢记许多模式.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符合这些模式的数学问题就能得到解决.然而,学生在记忆和运用这些模式的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养成一种机械的、呆板的解决问题的习惯,成为束缚其创新思维发展的框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恰当地引导学生,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一、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去寻求同一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是否存在常数a、b、c使等式1×22 2×32 … n(n 1)2=n(n12 1)(…  相似文献   
9.
夏丽 《物理通报》2012,(10):68-71
1教学设计思路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沪科版《物理》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是中学物理学习中最为重要且要求最高的几个学习内容之一.机械能守恒条件的探究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平台.学习本节课需要以动能、势能、功和能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为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