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探究橡皮泥的弹性形变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过程中,通常用弹簧演示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用橡皮泥演示范性形变.而橡皮泥是否会有弹性形变过程,本文将利用激光器和平面镜等材料,采用放大法,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橡皮泥的弹性限度以内,也会发生弹性形变,超过它的弹性限度,它将发生范性形变. 相似文献
2.
3.
基于轻质塑料桶在尖端放电时旋转方向的不一致现象提出问题,利用酒精灯火焰来显示带电粒子的流动方向,并探究在接地尖端附近粒子运动的异常现象。实验发现,接地端也存在放电现象。 相似文献
4.
创新思维的培养历来是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近年引入中国的IYPT的赛制出发,结合作者参加CUPT以及JSYPT相关工作经历,在梳理YPT评价模式、探讨其特点基础上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施进行了探索.并以2014年JSYPT决赛“磁制动”比赛分析为例探讨了YPT评价模式用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类n阶三脚架网络的等效电阻模型,该模型含有7个不同的电阻元素,因而包含了多个网络模型.文章采用构建等效模型的方法导出了一个非线性差分方程模型,采用变量代换的方法间接地给出了非线性差分方程的通解.本文进一步创造了一个负电阻的概念,获得了电阻网络任意节点间的等效电阻公式.利用特殊条件下的数个特殊例子与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的结论也适用于复阻抗网络的等效复阻抗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物理教学中学生错误前概念难以转变的问题, 以摩擦力当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错误前概念为
例, 提出了运用物理实验转变学生有关摩擦力的错误前概念具体实施方案. 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前概念, 建构科学概
念 相似文献
7.
AR C S是一种动机设计模型, 包含注意、 相关、 信心和满足4个要素及其对应的设计策略, 能够有效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本文将AR C S动机模型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 分别从注意、 相关、 信心和满足4个方面提出具体
的实施方案, 以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与注意、 让学生发觉学习与其生活切身相关、 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建
立自信、 让学生获得成就与满足. 通过这样的探讨, 希冀为中学教师激励学生动机提供一点启发和借鉴, 使其能够
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8.
9.
10.
研究物理过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必经之路, 对于复杂的物理过程, 通过函数表达式很难直观判断其特
点与变化规律. 数值分析法是利用计算机通过数值计算求解科学问题的方法, E x c e l软件具有数值分析功能, 对一
道典型例题进行分析, 探究E x c e l数值分析法在研究物理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