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5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2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耀俊 《物理学进展》2003,23(2):125-144
本文评述了各向同性和横向各向同性柱状分层固体声散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介绍了描述圆柱状界面薄层特性的弹簧模型,也讨论了该领域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应用声学》1999,18(2)
本文利用准谐频设计方法,在常规光刻工艺水平上,成功地实现了GHz级声表面波(SAW)器件。准谐频叉指换能器(QHIDT)的优点为其指条宽与指间隙可以比一般的单指换能器宽,克服了单指换能器内指间的多次反射,并且又较好地解决了普通谐频叉指换能器基频抑制不好的缺点。本文给出了制作在ST石英基片上,工作频率1128MHz的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首次利用相分辨光声光谱法对稀土配合物中不同吸收中心的重叠谱峰进行了分离。在Nd(Trp) 3 Cl3 ·H2 O固态配合物中 (Trp :色氨酸 ) ,30 0~ 4 0 0nm这一波段内由于色氨酸配体强的π π 跃迁吸收 ,Nd3 +的光声峰被掩盖。通过光声谱同相和交相信号可以计算配体光声吸收的位相为 10 6° ,位相改变 90°后就得到仅与Nd3 +相关的光声光谱。相分辨光声光谱法用于谱峰分离时有它独特的优点 ,它不受谱峰形状和重叠程度的限制 ,而仅与不同吸收峰对应的光声位相有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频率为8.8 MHz的声表面波, 刺激位于压电基底上琼脂表面秀丽隐杆线虫, 研究其对超声作用的行为响应。具体地, 分析了超声刺激后线虫的转向和后退行为与声表面波辐照时长、基底振动幅度及脉冲重复频率的关系, 发现线虫对高频声表面波脉冲刺激的响应与此前低频体波刺激所得规律一致, 即类似于可感知脉冲重复频率的带通滤波器。通过比较温度感知缺陷突变体线虫与野生型线虫的行为, 明确了机械振动在诱发线虫响应中占据主导地位, 而超声热效应并非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 尝试通过信号时−空分布的调节改变声场形态, 研究线虫在声场中的趋避性, 进而实现对线虫转向行为的初步干预。  相似文献   
5.
声表面波射频标签码容量的最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表面波标签是一种不使用集成电路芯片的射频识别技术。由于其与半导体射频标签在原理上的本质区别,在若于特殊场合下具有独特的优势。声表面波标签的码容量通常很难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种设计声表面波射频标签系统的新方法,从以下两方面增大码容量:(1)根据实际系统的误差概率和所要求的可靠性,最佳地决定系统设计的分辨精度;(2)采用反射脉冲的时延间隔代替反射脉冲的绝对时延位置来表述该脉冲代表的码片值,从而避免了人为分组,在一定空间内最大可能地增大了码容量。以中心频率922.5 MHz、带宽5 MHz的射频标签为例,在8 mm长的128°YX-LiNbO3压电基片上,制作了码容量超过三下万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温度校准,在识别标签的同时并能测出温度,精度为0.5℃。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Sr2FeMoO6的热扩散系数及其温度效应,利用瞬态热栅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Sr2FeMoO6热扩散系数变化,发现在温度300~360 K范围内,Sr2FeMoO6热扩散系数随着温度升高缓慢减小;在居里温度Tc~380 K附近,热扩散系数剧烈下降;在温度400~450 K范围内,热扩散系数随着温度升高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7.
马青玉  马勇  龚秀芬  章东 《声学学报》2006,31(5):438-443
理论及实验研究了反相位脉冲技术在生物组织二次谐波成像中的应用。结合有限振幅声波的非线性传播理论,从理论上证明了反相位脉冲技术可有效抑制基波信号,同时二次谐波信号增强两倍,轴向及径向声场的实验测量结果基波被抑制30~50dB,二次谐波提高6dB,与理论相符。建立了相应的成像系统,对若干生物离体组织进行了基于反相位脉冲相位技术的二次谐波成像,并与常规的基波及二次谐波图像对比,进一步证明了该技术能有效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相似文献   
8.
反射式非线性声参量层析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颜永生  章东  龚秀芬 《声学学报》2002,27(2):157-161
非线性声参量B/A描述了有限振幅波在媒质中传播的非线性特性,有可能成为生物组织定征的新参量。本文提出了利用复合式换能器进行反射式的非线性参量B/A层析成像的新方法。利用反射二次谐波的传播理论及有限振幅波插入取代法给出了计算机重建B/A层析像的理论方法。对部分流体及生物组织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成像及实验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超声束的冲击波形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用频域方法数值求解KZK方程;以活塞声场为例,研究了非线性超声束的冲击波形成规律。结果表明:除了非线性强度、吸收外,衍射是另一个影响非线性超声束冲击波形成的重要因素。文章发现在不同的衍射条件下的活塞声场的冲击波形成距离有很大差异。最后,还比较了不同参数下冲击波形成时的声压波形和冲击波形成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0.
脉冲光声方法研究液相光化学和光生物化学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淑仪 《声学学报》2004,29(4):289-296
利用脉冲光声技术,研究液相光化学和光生物化学反应过程,在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两方面都有了重要的发展,为直接测定其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参量提供有效的方法,并广泛应用于测定各种有机化合物、配合物和动植物蛋白质分子在溶液中的光解反应,对光解反应引起的焓变、结构体积变化以及瞬态中间产物的寿命和量子产率给出丰富的信息。本文对有关领域在国内外的主要进展作了简要的介绍,并提出今后需要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