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92篇
化学   38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8篇
物理学   470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福革  PJ.  Sarr 《化学物理学报》1997,10(4):289-294
根据在喷嘴出口附近电子枪来电离产生离子种子,在射流中形成连续,高密度的团簇离子束的设计思想,建造了连续的团簇离子束源,探索并优化了影响团簇离子束质量的因素,如电子枪的位置,滤束器的结构,滤束器与喷嘴间的距离等,初步研究了进气配对比氮氩团簇离子形成的影响,以氩气作为载体,适量的氮气,有助于Ar-N^+2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等量分步浸渍法先后将Co与贵金属组份浸于CeO2上,经500℃焙烧2h,450℃氢气还原1h制得Co-Pt/CeO2和Co-Rh/CeO2催化剂。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贵金属与Co之间具有催化协同效应。对CO氧化,Pt与Co的协同效应较显著,而对富氧条件下CH4选择还原NO,Rh与Co的协同效应更为明显,XPS和EXAFS结果一致表明,经H2还原后,样品Co/CeO2、Co-Pt/CeO2和Co-  相似文献   
3.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o-Mo超细粒子氧化物,所得干凝胶分别置于空气和氩气中进行焙烧,然后经K2CO3助化后硫化。使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测试和扩展X光吸收精细结构(EXAFS)对样品进行结构表征,同时测试硫化态样品的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活性。XRD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焙烧的样品为单一的CoMoO4物种,其晶粒尺寸约为60nm。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柠檬酸的分解对样品起到还原作用,主要物种为CoMoO3,同时存在少量的CoMoO4,晶粒尺寸约为20nm。BET结果表明,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硫化态样品中主要物种为MoS2和Co9S8,此外,还可能存在CoMoS3.13物种。XRD和EXAFS结果均表明,在氩气中焙烧的样品硫化后,其晶粒尺寸相对较小。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晶粒尺寸的降低明显促进了合成醇的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5.
(SO4.-)诱导含硫三电子键自由基的生成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248nm激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SO4^·-单电子氧化D-甲硫氨酸*Met)、L-甲硫氨酸甲酯(MME)和甲硫氨酰甲硫氨酸(Met-Met)的反应过程。观察到反应过程中生成3种含硫三电子键自由基中间体,[S∴S]^+、[S∴N]^+[S∴O],并分析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运用248nm激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SO4·-与DNA及其核苷酸和多聚核苷酸poly[G]、poly[A]和poly[C]的相互作用,观察了各体系的作用过程,结果表明,poly[G]、poly[A]与SO4·-发生单电子氧化反应生成嘌呤端基自由基;dCMP与SO4·-单电子氧化生成阳离子自由基,随后与水反应生成5-羟基-6C自由基;而poly[C],SO4·-先在碱基上加成,生成的加成自由基再从核糖上抽氢生成C2’-糖自由基;DNA与SO4·-作用生成的主要瞬态产物是鸟嘌呤端基自由基。  相似文献   
7.
运用248nm激光闪光光解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不同pH值水溶液中酪氨酸光解过程,结果表明,溶液pH值影响酪氨酸的光电离过程;pH值增大,通过单光子途径的分子增多,而通过双光子途径的分子减少,反之则反。进一步阐明,酪氨酸光电离的pH效应源于其酚羟基的电离。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模式识别方法,分析了用于NO分解反应的分子筛催化剂Cu,Me-ZSM-5中的第二种交换阳离子Me对其活性的影响.根据模式识别二维分类图,很好地预报了不同活性的催化剂.并初步讨论了引入共交换金属离子导致催化剂活性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超声射流条件下获得了丁二酮在432-451nm波段的激光诱导荧光激发谱。在前人标识为0^00带谱峰的红端观察到3个很弱的谱峰分别位于0,87,97cm^-1处(以22182cm^-1为0cm^-1)。在87和97cm^-1附近精细扫描,观测到87和97cm^-1谱峰的联道分裂分别为1.05观和1.68cm^-1,与理论计算的分裂值符合得很好人 而确定了S1←S0跃迁0^00带的位置在22182c  相似文献   
10.
蔡文生  邵学广 《化学通报》1996,(12):37-40,8
本文采用简单、快速的方法在微机上实现光照与明暗处理的分子实体模型,并给出了明暗层次丰富的分子柱状模型、球柱模型和CPK模型的显示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