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6篇
物理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一个与吸附剂浓度有关的Langmuir等温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测定了不同吸附剂浓度下, 高岭土对Pb(II)和Cu(II)的吸附作用, 结果表明存在明显的吸附剂浓度效应, 即吸附等温线随吸附剂浓度升高而降低. 采用传统的Langmuir 吸附等温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表明, 此等温式可准确地描述给定吸附剂浓度下的吸附结果, 但不能预测其吸附剂浓度效应. 根据表面组分活度(SCA)模型, 假设吸附剂颗粒间存在相互作用, 吸附剂表面吸附位的活度系数不等于1, 而应为吸附剂浓度的函数, 推导出了一个与吸附剂浓度有关的Langmuir (Langmuir-SCA)方程. 运用高岭土吸附Pb(II)和Cu(II)以及文献中蛭石吸附Zn(II)和Cd(II)、咖啡吸附Pb(II)的实验数据检验方程的适用性, 结果表明Langmuir-SCA方程可准确地描述所观察到的吸附剂浓度效应. 方程的两个内禀参数, 热力学平衡常数(Keq)和特征饱和吸附量(Γm0), 与吸附剂浓度无关, 并可由吸附实验数据拟合求得.  相似文献   
2.
采用共组装法成功制备了电中性疏水抗癌药物喜树碱(CPT)/氧化石墨烯(GO)/Mg-Al类水滑石(HTlc)纳米杂化物. 先将CPT负载于荷负电的GO纳米片表面上制备成CPT/GO复合物,再与荷正电的HTlc纳米片(HNS)共组装,形成CPT/GO/HTlc纳米杂化物,其中GO纳米片和HNS相间叠加,CPT负载于层间. 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技术对纳米杂化物进行了表征. 37 ℃下分别在pH 7.4和4.0的磷酸缓冲液中,考察了CPT/GO/HTlc纳米杂化物的药物释放行为. 结果表明,CPT/GO/HTlc纳米杂化物的药物释放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且具pH响应性,在酸性(pH 4.0)介质中的释放速率和释放率明显高于中性(pH 7.4)介质. 共组装法是构筑药物/ GO/HTlc纳米杂化物的简便方法,该纳米杂化物在药物输送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煤油为油相,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主表面活性剂, 正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 通过改变NaCl浓度分别制备出上相、 中相和下相3种类型的微乳液, 研究了其对油泥砂中原油的脱除效率, 考察了微乳液类型、 油泥砂处理量、 时间和温度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油相在下相微乳液中的脱油效率最高, 在中相中次之, 在上相中最低, 且油相脱油率与油泥砂处理量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在所考察的时间(10~60 min)和温度(20~70℃)范围内, 脱油效率变化幅度不显著, 表明该体系可对油泥砂进行常温快速脱油处理.  相似文献   
4.
类水滑石诱导囊泡的自发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娜  侯万国  宋淑娥 《化学学报》2007,65(11):1003-1006
报道了一种新的囊泡合成方法——荷电固体纳米颗粒诱导囊泡的自发形成. 研究发现, 将5.0 g/L带结构正电荷的Mg3Al类水滑石(HTlc)溶胶和0.02 mol/L由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C12BE)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双(2-乙基己基)琥珀酸磺酸钠(AOT)组成的溶液(C12BE与AOT物质的量比为3∶2)混合, 当HTlc溶胶与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体积比在1∶9~4∶6范围内, 在HTlc纳米颗粒的诱导下可自发形成囊泡, 并获得稳定的HTlc-囊泡复合分散体系.  相似文献   
5.
6.
采用共沉淀法, 固定Mg2+/(Al3++Ti4+)摩尔比为3.00, 改变Ti4+/(Al3++Ti4+)摩尔比(RTi, 0~0.40), 合成了5个Mg-Al-Ti-CO3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样品, 并进行了表征. 采用电势滴定、 盐滴定和电势质量滴定法, 测定了其结构电荷密度(σst)、 零净电荷点(pHPZNC)和零净质子电荷点(pHPZNPC)等, 并基于普适1-pK和2-pK模型得出其表面羟基酸碱反应特征平衡常数(pK, pKa1int和pKa2int), 考察了RTi对LDHs晶体结构和界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RTi增大,晶胞常数和层间距均增大, 可归因于Ti4+离子间强静电排斥作用. pHPZNC和pHPZNPC以及pK, pKa1int和pKa2int均随RTi的增大而有增大的趋势, 表明表面羟基去质子化趋势降低. 各LDHs样品的pHPZNPC值低于其pHPZNC值, 且随电解质(NaNO3)浓度的增大而升高, 可归因于结构正电荷效应.  相似文献   
7.
杜娜  苏明旭 《应用声学》2019,38(6):980-985
通过研究有黏条件下的气泡散射模型,数值分析水中单气泡声散射特性,进一步结合Beer-Lambert定律将其扩展到多气泡体系的声衰减预测。数值结果表明,随着谐波阶数递增,散射强度分布数值结果趋于稳定且前向散射增强。同时发现,无因次尺寸参量ka=0.1为过渡区与纯散射区的分界线,且在共振区间具有明显的吸收效应。对多气泡体系的声衰减预测也表明,ka 0.1时,该文气泡散射模型声衰减计算与经典ECAH模型结果吻合,在低浓度条件下声衰减谱随着剪切黏度的增加呈增宽趋势,且与体积浓度成正比例递增。模型预测的声衰减随粒径、声波频率、体积浓度分布数值特征能够为颗粒两相体系粒径及浓度表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具有伪装隐形作用的聚乙二醇(PEG)和具有靶向作用的叶酸(FA)为修饰剂, 以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为连接剂, 对Mg3Al-NO3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进行了表面修饰, 制备了LDH-PEG-FA纳米颗粒, 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粒度分布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PEG和FA的修饰量可由其原料配比调控, 修饰后的产物具有良好的水再分散性, 这主要源于修饰层的空间位阻效应. 预期LDH-PEG-FA同时具有伪装隐形性和靶向性, 可用于药物载体等领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