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5篇
物理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要综述了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纳米晶的设计、可控制备和物性研究的相关工作.设计了异相成核与生长、选择硫化和种子介导液相外延生长3种不同的方法并以此制备了多种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纳米晶,对其中所涉及的反应机制进行了论述,并简要探讨了金属-半导体异质结构纳米晶的热稳定性、表面等离子共振活性、荧光特性以及异质界面的电荷转移和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2.
用分子置换法成功地解得了MBILF-BTRY的晶体结构,并得到了它的立体结构模型。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属于絲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中结构最复杂的Bowman-Birk型抑制剂。这一类型抑制剂的立体结构以前尚未见报道。MBILF-BTRY复合物晶体的晶胞参数为a=62.99,b=63.54,c=69.70,α=β=γ=90°,空间群为P2_12_12_1,复合物分子量约为27500daltons。用理学电机的Ru-300型转靶X光机及AFC-5型四园衍射仪收集了分辨率为3范围内的独立衍射点5142个。以蛋白质数据库所取得的牛胰蛋白酶分子的座标为  相似文献   
3.
简要综述了使用一价金复合物AuCl(油胺)作为前驱物合成形貌可控的金纳米结构的相关工作. 通过改变有机溶剂、添加异质金属纳米粒子及控制反应温度等手段, 成功合成出球形的金纳米粒子(平均直径12.7 nm)、超细金纳米线(平均直径1.8 nm)及超细金纳米棒(平均直径2 nm); 并通过牺牲磁性纳米粒子模板的方法合成出枝状金纳米结构. 除了对合成方法和过程的介绍, 还简要讨论了每种纳米结构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从变色马兜铃(Aristolochia versicolar)的块根中提取的一种新倍半萜内酯-银袋内酯乙的乙酰化物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分子式为C~17H~22O~4,分子量290.4,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a=0.9594(5),b=0.6626(6),c=1.2924(12)um,β=94.48(6)`,V=0.819(1)nm^3,Z=2,Dx=1,18g.cm^-^3,F(000)=266e,μ=0.77cm^-^1(MoKa).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最小二乘法修正后1280个衍射点偏离因子为R=5.5%,Rw=5.2%.分子由椅型.椅型的1,5二烯十员环([2323]矩形)和共用两个相邻DunitzIII型碳C(4),C(5),一个Dunitz II型碳C(6)的五员内酯环组成.十员环与五员内酯环之间夹角为99.该分子骨架拓扑在迄今已知的倍半萜内酯中只与银袋内酯丙相似.所有非氢原子的键长和键角均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接近理论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综述了以单晶银纳米方块做为可控外延生长的品种来合成各种银纳米晶的相关工作.通过改变银前驱体和晶种颗粒的比例、表面包裹分子及其用量、还原剂浓度、添加欠电位金属阳离子等手段,我们成功地控制了银纳米晶的外延生长方向和裸露晶面,并合成出一系列尺寸、形貌可控的银纳米晶,包括立方体、立方八面体、八面体、八足体、二十四面体、凹面立方八面体和凹面八面体等.除了对合成方法和过程的介绍,本文还简要讨论了每种纳米结构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覆盖于高温目标表面的光子晶体红外涂层可实现对目标红外辐射的抑制,而太赫兹波所具有的强穿透特性使其对该类目标的探测成为可能。以相关文献中设计的光子晶体涂层为例,采用特征矩阵理论对0.3~3 THz频率范围内的太赫兹波在该类涂层中的传输特性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重点研究了不同入射角度的太赫兹波在该类涂层中的传输特性。研究发现,上述太赫兹波段处于光子晶体的带隙之外,0.3~0.5 THz频率范围内的太赫兹波对该类红外涂层具有较强的穿透特性,其光谱透过率大于90%;而在2.4~3 THz范围内,其在涂层上具有较强的反射,且整个波段内的吸收率小于0.2%。当入射角小于60°时,其对太赫兹波的传输特性影响较小;进一步增大入射角,其透过率逐渐降低,而反射率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证明了利用太赫兹波进行涂层覆盖目标探测的可行性,有望利用太赫兹雷达探测弥补红外探测系统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Crystal structure of MBILF-BTRY complex was successfully solved by molecular replacement method and its 3-dimensional molecular model was thereby derived. Mung bean trypsin inhibitor belongs to Bowman-Birk inhibitor group, which is by far the most complicated among the ten fundamental groups of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Neither the 3-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owman-Birk inhibitor group nor the stereoscopic conformation of its complex with protease has ever been reported. The crystallographic data of MBILF-BTRY complex are found to be a=....  相似文献   
8.
利用场效应晶体管和导电原子力显微术,系统研究了螺旋型和平面型硒化铋纳米片的电学特性.结果显示,两种纳米片均体现出高的电导率及类金属导电特性.与平面型样品相比,有更高的载流子浓度和更低的迁移率.导电原子力显微术表征表明,螺旋型纳米片中的螺旋位错边缘相比平台有更高的电导,反映出螺旋位错可以提供更多的载流子.补偿了样品的低迁移率特性,提升了样品的电导率.  相似文献   
9.
微波消解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活性污泥中的铜和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一种微波消解样品,平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活性污泥中Cu、Pb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样品加标回收率Cu为95.6%~98.3%,Pb为92.3%~97.0%,相对标准偏差RSD(%):Cu为1.0%~2.0%,Pb为2.0%~2.9%,检验限Cu为0.0052ng/g,Pb为0.0073ng/g,该方法应用于活性污泥中Cu,Pb的分析,实验所需时间短,取样量少,空白值低,实验过程中样品损失少,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发展兼具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的规整非铂电化学催化剂无论对于燃料电池的推广应用还是基础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钯纳米立方体(Pd nanocubes)作为晶种,使用表面掺杂的手段制备了一种表面结构规整的钨掺杂钯纳米立方体(W-doped Pd nanocubes).通过改变合成过程中所加入羰基钨前驱体的量以调控表面钨的原子比例,继而获得了钨原子比例分别为0%,0.8%,1.2%,1.5%的纳米立方体.所制W-doped Pd nanocubes/C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的氧还原反应中表现出优异性能,其中1.2%W-doped Pd nanocubes/C催化剂性能最佳,在0.9 VRHE时比活性达1.18 mA cm~(-2),质量活性达0.25 A mg~(-1)Pd,分别是商业Pt/C催化剂的4.7倍和2.5倍.研究表明,随着钨的掺杂量从0%增至1.5%,钨掺杂钯纳米立方体的d带中心从-2.49 eV逐渐降至-3.08 eV.同时,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随着钨掺杂量的增加,钯的3d峰位向低能逐渐偏移,说明了钨掺杂导致了电荷由钨转向钯.而d带中心的下移能够将更多的反键态拉下费米能级,继而导致反应中间体的吸附减弱.因此,由钨到钯的电荷转移导致的d带中心的下移,继而引起的反应中间体对催化剂的吸附作用变弱是氧还原催化活性增强的原因.而过高的W掺杂(1.5%)导致活性的降低也可以用Sabatier规则解释.在循环测试10000圈之后,1.2%W-doped Pd nanocubes/C催化剂的质量活性仅仅减少了14.8%,而商业Pt/C催化剂减少了40%,可见其具有极佳的稳定性.而且循环测试之后的透射电镜表征显示,相比于团聚严重的商业Pt/C催化剂,1.2%W-doped Pd nanocubes/C催化剂仍然分散良好,其形貌也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此外,该催化剂对乙醇氧化反应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在1.0 mol L~(-1)氢氧化钾和1.0 mol L~(-1)乙醇混合溶液中,测试峰电流达6.6 A mg~(-1)Pd,是Pd nanocubes/C催化剂的2.2倍,商业Pd/C催化剂的5.1倍.这同样得益于适量钨掺杂所导致的催化剂d带中心—下移引起的含碳中间体吸附的削弱.经过1000 s的稳定性测试,1.2%W-doped Pd nanocubes/C同样表现出高于商业Pd/C催化剂的稳定性.优异的氧还原和乙醇氧化性能表明所制1.2%W-doped Pd nanocubes/C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双功能燃料电池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