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3篇 |
综合类 | 1篇 |
数学 | 2篇 |
物理学 | 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贵金属钯和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在对羟基苯基荧光酮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烷基甲胺存在下,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微量和锇的新方法,在pH=7.6~8.0的磷酸盐介质中,钯和锇的对羟基苯基荧光酮-CTMAB配合物吸收光谱相互重叠,选择测定钯配合物的波长对为580.5nm与530.5nm,测定锇配合物的波长对为553.5nm与604.5nm,钯含量在0~7.0μg/10mL范围内,锇含量在0~9.0μg/mL范围内,与ΔA值呈 相似文献
2.
明胶包埋黑根霉菌丝体对水中Pb^2+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明胶包埋黑根霉菌丝体的包埋条件及包埋后对水中Pb~(2+)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包埋比例为6/1(W/W),交联剂甲醛用量为25%,凝胶化温度为40℃,PH=10.0为包埋反应的最佳条件。包埋后的饱和吸附量可达121.2mg/g,比未包埋黑根霉下降10.8%。吸附平衡时间延长至800分钟。pH值对吸附量有较大影响,PH=4.0时,吸附最佳。升高温度有利于吸附。流速对动态吸附有很大影响。HNO3和NaOH可以对吸附剂进行解吸与再生,解吸率在94%以上。明胶包埋后黑根霉具有较好的物理性能,断裂压缩强度为128.1N/cm2。 相似文献
3.
Nano-scale nickel hydroxide was prepared by precipitate transformation method in the paper. Effect of rinse pH on the agglomeration degree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nano-scale Ni (OH)2 was investigated.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XRD and TEM indicate that the prepared nano-scale Ni (OH)2 is β (II)-phase, the grain size is in the rang of 10 ~ 50nm, and rinse pH exert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gglomeration degree of nano-scale Ni(OH) 2.The agglomeration of material becomes very obvious when rinse pH = 11, and the density of nano-scale Ni(OH)2 is enhanced obviously. Cyclic voltammetry(CV) and simulate cells experiment show that nano-scale Ni(OH)2 with suitable agglomeration degree have better electrochemical CV performance than those with ideal disperse Ni (OH)2and micron Ni(OH)2, and its proton diffusion coefficient is also the highest. It can elevate the discharge potential platform and prolongs discharge time, so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Ni (OH)2 is raised.``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中采用脉冲激光沉积的方法原位制备了结构完整的La1.89Ce0.11CuO4(LCCO)/Ba0.7Sr0.3TiO3(BST)/La0.67Sr0.33MnO3(LSMO)三层膜,并在此基础上制得了类似P-I-N型的全钙钛矿结构材料异质结.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对其电输运性质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充当绝缘层的Ba0.7Sr0.3TiO3的厚度的变化,异质结的电输运机制也在变化.当其厚度到达25纳米时,整个结在低温区呈现良好的整流特性. 相似文献
6.
7.
8.
T形管中非共沸工质的组分分布对组分可调热力循环性能有重要影响。但目前的研究均是基于理想分离假设分析T形管对热力循环的影响。为研究T形管实际分离性能对热力循环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T形管的新型自复叠制冷系统。对制冷工况下T形管中R134a/R600a的组分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新型自复叠制冷系统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T形管出口的流量分配比越高,其分离效率越大。当干度大于0.8或R134a质量分数大于0.7时,T形管两个出口的分离效率相对较小。与无分离的制冷系统相比,基于T形管的自复叠制冷系统的COP可提升0.83%至18.69%,单位容积制冷量可提高3.09%至36.2%,过冷器热负荷可降低11.6%至31.3%。 相似文献
9.
很多教师有这样的感觉,探究活动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节节有探究,课课有活动.一节公开课如果没有探究活动,就不会受到好评,也就不能成为样板.这样就使得很多教师为了活动而活动,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课后学生不知道这节课到底学了什么,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