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8篇
化学   134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15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20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ENDOR spectrum of ~(14)N-~(63)Cu-HAP complex in DMSO/EtOH (5:1) freezing solution at 20 K has been studied using orientational selective method in this paper. The anisotropic superhyperfine coupling tensor and qusdrupole coupling tensor of ligand ~(14)N nucleus, and the superhyperfine coupling tensor of various ~1H nuclei have been measured precisely. Comparing the superhyperfine coupling tensor of ~(14)N-nucleus with previous work shows that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spectrum is reasonable and the data are reliable in our previous work.  相似文献   
2.
液=液萃取体系中第三相的生成将干扰取操作的顺利进行,多年来人们对第三相的研究多限于第三相的生成与防止。本文阐述了在萃取体系中第三相的形成,结构及应用方面的近期研究成果,特别是基于对第三相成因及组成,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导致人为的制备中相,并对其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体异质结(BHJ)有机太阳能电池(OSC)因具有可溶液制备、绿色无毒及可柔性化等特点而被视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之一.活性层内部的纳米形貌是决定器件性能和工作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此,研究者先后开发了热退火、溶剂退火和溶剂添加剂等形貌优化方法.然而,上述处理方式不能与大面积印刷工艺兼容,而且不利于器件内部形貌和性能的稳定性,因此寻找简单高效的形貌调控手段是OSC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挥发固体添加剂因其独特的分子特性,能够与给受体分子间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力,被认为是提升OSC能量转换效率(PCE)和稳定性的发展方向.本文系统总结了非卤素及卤素型挥发固体添加剂调控OSC形貌和光伏性能的研究现状,深入讨论了挥发固体添加剂优化活性层形貌的不同机理,包括分子间吸附能、给体与受体的相互作用、晶体成核和生长等;分析了挥发固体添加剂策略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半导体在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半导体工业获得了飞跃的发展。随着半导体工业的发展,对半导体材料的貭量检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有更多、更方便和更准确的方法來检驗它的貭量。检驗半导体材料貭量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检驗它的导电类型的单一性。一般常用探針法来确定半导体材料锗和硅的导电类型。但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5.
在固液相转移催化(K2CO3/DMF/TEBA)条件下,对硝基苯磺酰基乙酸酯与α、β-不饱和酸酯反应意外地生成加成重排产物。其反应机理可能是砜酯首先与α、β-不饱和酯起Michael反应,随后加成物发生分子内芳环上的新核性取代,酸化后脱去SO2得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6.
硒镓银单晶体的生长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相似文献   
7.
煤加氢液化研究—模型化合物的加氢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快速升温和冷却的共振搅拌反应管中,以四氢萘为溶剂,进行了六种模型化合物的加氢裂解试验。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300—450℃,氢初压3.0—9.0MPa,表观反应时间5—45 min。试验结果表明,这六种化合物加氢裂解稳定性顺序为:二苯甲烷>二苯醚>二苯乙烷>苯基苄基醚>二苄基硫醚和二苄基二硫醚。裂解为一级反应,根据试验结果计算了苯基苄基醚和二苯乙烷的表观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能,前者ΔE 为83.9 kJ/mol,后者ΔE 为150kJ/mol。提高氢初压,使用预硫化的Mo-Ni 催化剂、Y 型和5A 型分子筛或添加易裂解化合物作自由基引发剂对模型化合物的加氢裂解均有利。  相似文献   
8.
建立超声萃取-免疫亲和柱净化-柱后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蜂房药材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粉碎,过孔径为120μm筛后,采用70%甲醇溶液超声处理30 min,经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光化学柱后衍生,通过荧光检测器测定4种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黄曲霉毒素B1的线性范围为0.010 4~0.052 0 ng,相关系数为0.999 9;黄曲霉毒素B2的线性范围为0.003 8~0.019 0 ng,相关系数为0.999 8;黄曲霉毒素G1的线性范围为0.010 8~0.054 0 ng,相关系数为0.999 8;黄曲霉毒素G2的线性范围为0.003 8~0.019 0 ng,相关系数为0.999 8。4种黄曲霉毒素检出限分别为0.42、0.15、0.43、0.15μ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2.5%(n=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2.9%~96.9%。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蜂房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地双膦配体羰基铁化合物的紫外-可有收峰作发属,讨论了确定金属有机化合物UV-VIS、M-LCT带的方法,研究了卤素对M-LCT带,d-d跃迁吸收的影响以及CT带的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10.
电场对量子阱中自由载流子光辐射线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固体中在较大空间范围运动的粒子采用轨道、动量及波包来描述。根据量子力学测不准关系, 粒子的能量测不准公式被导出。公式表明, 电场强烈地散射载流子, 使载流子所处能级大为展宽。应用该公式到P-I-N结构的GaAs/GaAlAs 多量子阱中, 理论计算的光辐射线宽与光致荧光实验测得的线宽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