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优化设计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通过论证设计性实验与科学素质之间的关系,提出体现培养科学素质的问题式学习模式,并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改革试验。 相似文献
2.
实验在物理学理论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学科都有它的研究方法,物理学也不例外.物理科学方法是物理学发展的灵魂,在物理理论发展过程中,人们用过许多研究方法,其中实验方法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所谓物理实验,就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设法控制或模拟物理现象,排除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在最有利的条件下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方法"[1].实验在物理理论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完善中,起着重要作用.一、物理学足从实验产生的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说:"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2].物理学发展史就有力地… 相似文献
3.
Davis对中微子的探测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Davis对中微子的探测及其影响1996年11月25日收到初稿,1997年3月3日修回王较过季淑莉(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西安710062)1930年,泡利提出了中微子假说.之后,费米用中微子假说以巧妙的方式构筑了弱相互作用的理论.由于中微子与其他... 相似文献
4.
有关二战期间海森伯历史问题的再探讨——答秦克诚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感谢《物理》编辑部转来秦克诚先生的读者来信[1] (以下简称《秦》信 ) ,使我们有机会对秦先生关于笔者《海森伯与纳粹的铀计划》[2 ] (以下简称《海》文 )一文的几点质疑给予答复 ,这样既能修正笔者行文时的疏忽 ,使《海》文中的一些提法更准确 ,也对读者负了责 .为明确起见 ,仍按《秦》信质疑的顺序说明 .(1)《海》文讲到了海森伯 194 3年的新西兰讲演 ,经再次查阅资料发现这一点有误 ,应该是 194 3年的荷兰讲演 ,确系笔者的疏忽 .对此笔者向《物理》编辑部和读者表示歉意 .《海》文中的这一段 ,全部都说的是二战期间海森伯访问被德国占领… 相似文献
5.
6.
文章分析了海森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科学活动及1941年在哥本哈根与玻尔会见的背景,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尽管海森伯是纳粹铀计划的负责人,但他实验上并未积极参与纳粹原子弹的研制。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海森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科学活动及1941年在哥本哈根与玻尔会见的背景,指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尽管海森伯是纳粹铀计划的负责人,但他实际上并未积极参与纳粹原子弹的研制. 相似文献
8.
简要回顾了中微子的发现过程,论述了中微子的基本性质及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微子,讨论了中微子振荡的最新实验结果及其与中微子静止质量的关系,指出了中微子的静止质量在物理学与天文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确定中微子的静止质量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阿拉果的主要科学活动,在此基础上从多方面考证得出结论,阿拉果不仅对光学和电磁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他还热情地支持科学新思想,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