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20篇 |
力学 | 1篇 |
数学 | 3篇 |
物理学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加米霉素为氮杂类的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加米霉素注射液能够控制由溶血性曼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睡眠嗜组织菌导致的牛呼吸道疾病的高风险性[1-4],且具有吸收快、体内残留量低、体内分部广、安全高效等优点,暂无不良反应报道[5-7]。为了注射剂的稳定性,加米霉素注射液中添加硫代甘油抗氧化剂[8-9]。硫代甘油在药物制剂中主要作为抗氧剂和防腐剂,常以0.02~0.1%(质量分数,下同)的浓度,用于滴鼻剂、洗剂、乳膏剂等,该产品安全,对皮肤无刺激性,已收录于美国药典中,收载于 相似文献
2.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法(RAFT)合成了两亲三嵌段聚合物PNIPAAm-PS-PNIPAAm,通过GPC和1H NM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TEM研究表明,PNIPAAm-PS-PNIPAAm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形成半径约为200nm的球形胶束.通过非均相聚合,得到叶酸负载的嵌段聚合物FA/PNIPAA m-PS-PNIPAAm.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叶酸负载的PNIPAAm-PS-PNIPAAm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叶酸负载的三嵌段聚合物PNIPAAm-PS-PNIPAAm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通过计算得到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KA及热力学函数△Gθ、△Hθ和△Sθ,确定了授受体之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并确定了叶酸负载的PNIPAAm-PS-PNIPAAm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是疏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4.
起源于稀疏矩阵计算和其它应用领域的一个图G的最小填充问题就是在G中寻找一个边数| F |最小的添加边集F,使得G+F是弦图.这里最小值| F |称为图G的填充数,表示为f(G).对一般图来说,这个问题是NP-困难问题.一些特殊图类的最小填充问题已被研究.本文给出了序列平行图G的最小填充数的具体值. 相似文献
5.
6.
为进一步揭示不同层理倾角的软硬互层岩在单轴压缩下的声发射特性和裂纹扩展规律,采用类岩石材料制备了软硬互层类岩石试样,基于搭载DS-5型声发射监测系统的RMT-150B型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层理倾角(0°、30°、45°、60°和90°)的软硬互层类岩石试样的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层理倾角对岩样声发射特性、损伤演化和裂纹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的声发射活动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不同层理倾角下其分布特征具有明显差异,声发射特征参数表现出明显的层面效应,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和累计能量随着层理倾角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低频-超高幅信号的突然出现或占比增加可作为软硬互层类岩石试样的破坏前兆,低角度(0°、30°)试样表现为大尺度裂纹稳步扩展破坏,中角度(45°、60°)试样为大尺度裂纹突发失稳扩展破坏,高角度(90°)试样为小尺度裂纹突发失稳扩展破坏,60°层理倾角为试样破坏的最不利角度;试样的损伤累积过程同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峰值应力前,试样的损伤累积主要集中在高速率损伤阶段,中等角度(45°、60°)的层理面加快了试样的损伤累积过程;不同层理倾角对软硬互层类岩石试样的拉剪裂纹演化的影响差异明显,水平层理面促进了拉剪裂纹的产生,层理倾角的逐渐增大促进了类岩石试样拉剪裂纹的发育,在层理面与岩石基体共同作用下,随着层理倾角的逐渐增大,类岩石试样的剪切裂纹占比先增大后减小,且剪切裂纹数目处于较高水平。研究结果对地下工程围岩结构的稳定性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Dawson结构(NH4)6P2Mo18O62·12H2O纳米粉体的室温固相合成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H6P2Mo18O62·23H2O和(NH4)2C2O4·H2O为原料,首次采用室温固相反应合成出(NH4)6P2Mo18O62·12H2O纳米粉体,并运用元素分析、FTIR、XRD、TEM、TG-DTA和BET等技术对其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NH4)6P2Mo18O62·12H2O纳米粉体平均粒径为40 nm,保留着杂多阴离子的Dawson结构,具有Dawson结构的特征衍射峰,比表面积为143.9 m2·g-1,在445 ℃以下杂多阴离子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该固相反应中,研磨和放热反应热能可加速反应物分子的扩散速率和生成物分子的成核速率,使产物粒径减小;反应物含有结晶水和生成物H2C2O4·2H2O对形成小粒径的(NH4)6P2Mo18O62·12H2O纳米粉体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9.
10.
铜取代Dawson结构杂多钨磷酸电荷转移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Two new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DMAH)10[CuP2W17O62]·DMF·2H2O and (DMAH)14[Cu2P2W16O62] have been prepared in aqueous solution from N,N′-dimethylaniline(DMA) and copper substituted polyoxotungstates with Dawson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CP, TG, IR, diffusion reflectance electronic spectra, polarography, and CV.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ructure of anion has little change after the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are formed, but the characteristic vibrational bands have some red shift or blue shift. The charge transfer takes place under sunlight. There is a new absorption band at 625 nm in the solid reflectance electronic spectra of the complexes, it is ascribed to the IVCT (W(V)→W(Ⅵ) band of the reduced anion [CuP2W17O62]10-. The conductivities at room temperature of title complexes are 3.6×10-9 S·cm-1 and 5.4×10-9 S·cm-1, respectively. Both of them are weak semiconducto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