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novel one-dimensional manganese(Ⅱ) complex containing nitronyl nitroxide radical [Mn2(IM2-py)2(Ac)2((μ1.1-N3)(μ1,3-N3) . EtOH]n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structurally and magnetically. 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Each Mn(Ⅱ) ion is six-coordinated in a distorted octahedral environment. The two N atoms of the nitronyl nitroxide radical and the two O atoms of acetate ligands are in the equatorial plane, whereas the two different azido bridging ligands are in trans axial position. Mn(Ⅱ) ions are linked by nitrogen atom of μ1,1-azido and oxygen atoms of two carboxy groups to form a Mn-Mn unit. Mn-Mn units are linked by azido ligands through u1,3 bridging style to form a one-dimensional chain. The compound is connected by the coordination bonds,π-π interactions and hydrogen bonds as 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ata support that there are stronger antiferromagnetic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radical and Mn(Ⅱ) ion, weak antiferromagnetic inter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Tb3+掺杂的GeO2-B2O3-ZnO长余辉玻璃。研究发现玻璃基质在365nm的紫外光照射后呈现比较微弱的长余辉发光,而在玻璃中添加Tb3+离子后发出较强的长余辉发光,同时发现掺杂Tb3+的玻璃与不掺杂Tb3+的玻璃的余辉衰减时间基本相同。基于发光强度与时间的相依性,讨论了Tb3+掺杂的GeO2-B2O3-ZnO玻璃的长余辉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3.
海水中的叶绿素浓度是描述海洋初级生产力、获知浮游植物丰度及变化规律、评估环境质量、预报生态灾害的主要参数.国内外卫星遥感叶绿素产品的通用反演模型是利用不同波段上遥感反射光谱的强度比值来构建的OC x(x=2~6)算法,应用在一类水体中,全球尺度上的平均相对误差在35% 左右.但对于固有光学特性复杂且具有较大区域差异性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u-Ag共掺的硼酸盐玻璃,利用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等研究了玻璃中网络形成体B2O3含量变化和Eu离子共掺对于Ag在基质中赋存状态的影响。在Eu-Ag共掺玻璃的吸收光谱中发现,随着B2O3含量的增加,Ag纳米颗粒在4 10 nm附近的宽带吸收强度逐渐下降;玻璃在340 nm光源激发下,位于350~600 nm的蓝绿光区出现一个Ag分子团簇的宽带发光,且其发光强度随B2O3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强。在Eu或Ag单掺的玻璃中可分别观测到微弱的Eu3+或Ag分子团簇的本征发射,而Eu-Ag共掺样品中Eu3+和Ag分子团簇的发光都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并且Eu离子浓度的增加促进了Ag纳米颗粒在410 nm附近的宽带吸收。对Eu离子的添加促进Ag纳米颗粒析出的机理进行了讨论。同时,由于Eu3+的5D0→7FJ的电子跃迁发射为橙红光,Ag纳米团簇可发射蓝绿光甚至黄光,因此通过玻璃结构的调控和Eu离子掺杂浓度的调节可以实现玻璃的白光发射,这有望成为潜在的白光LED用玻璃照明材料。  相似文献   
5.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低界面阻抗、易加工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聚合物电解质存在着室温下离子输运困难和离子电导率低的问题。采用溶液铸造法制备了石榴石Li6.4La3Zr2Ga0.2O12 (LLZGO)/聚乙烯氧化物(PEO)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通过优化LLZGO粒径,并与PEO结合,制备了高离子电导率的复合电解质。结果表明,当LLZGO粒径为0.5μm时,室温离子电导率为1.5×10-4 S·cm-1,制备的复合电解质的离子迁移数为0.343,在锂沉积/剥离试验中可稳定循环400 h。在60℃,2.7~4.0 V条件下,组装的Li/复合电解质/LiFePO4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1 mAh·g-1,在0.5 C倍率下,循环6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21.4 mAh·g-1,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通过优化LLZGO粒径,为提高复合电解质的界面性能、优化机械和电化学性能、开发高性能固体锂金属电池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碱土金属氧化物对Bi离子掺杂RO-Al2O3-SiO2 (R=Ca, Sr, Ba)玻璃近红外超宽带发光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玻璃样品在不同抽运源激发下都可检测到较强的近红外超宽带发光. 在808 nm激光激发下, 随着碱土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加, Bi离子在1 300 nm附近的近红外发光强度显著增加, 荧光半高宽逐渐增加, 其荧光寿命最长可超过600 μms; 而在690 nm激光激发下, 随着碱土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加, Bi离子在1 100 nm附近的近红外发光呈减弱趋势, 荧光半高宽逐渐增大, 半高宽最大可超过400 nm. 近红外发光可能源于两种不同形式铋的发光中心. 针对上述结果探讨了该玻璃体系中Bi离子近红外发光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数形结合的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相结合 ,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 ,通过对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建立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联系 ,实现抽象与直观间的转化 .由于客观题的解答不要求写出过程 ,因此数形结合思想对解客观题有独到的作用 ,经常使用的是将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性质来研究 .本文将以 1999年高考题为例着重说明可以借助几何直观性来处理的与数有关的客观题 .例 1  1999年高考理第 (1)题 :如图 ,I是全集 ,M ,P ,S是I的 3个子集 ,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M∩P)∩S .图 1 例 1图   (B) (M∩…  相似文献   
8.
开发了一种一步高效合成纳米硅/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 该方法通过球磨SiCl4、 Mg2Si和商业碳片, 使SiCl4自下而上还原, 原位形成的纳米硅均匀生长在碳片上, 高效制备了纳米硅与碳片均匀复合物(Nano-Si/C). 该Nano-Si/C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现出高的可逆储锂容量(2450 mA·h/g)、 良好的倍率性能及优异的长循环稳定性, 在2 A/g电流密度下, 经过600次循环后, 容量仍然稳定在1400 mA·h/g. 其突出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小尺寸纳米硅与碳片均匀复合的纳米结构, 在循环嵌锂/脱锂过程中仍能保持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初步探讨利用X射线成像反推核爆当量.建立特征环小孔几何模型,采用MCNP4C进行模拟,从模拟源面积,Ec的选取,环宽、等效温度及X射线入射角度的影响等方面对蒙特卡罗模拟进行讨论.在模拟时宜选取源面积S0=6.25π cm2、能量截断值Ec=2×10-8 MeV,需考虑能量响应和角度响应.对等效温度为1.4 keV和3.8 keV、X射线入射角度为0°,1°,2°,3°,4°,5°,6°的特征环小孔模型分别进行模拟,给出根据这些模拟结果反推核爆当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IntroductionThemajorresearchaimsinthefieldofmolecularmag netismareontheonehandthedesignofmolecularassembliesthatexhibitaspontaneousmagnetizationandontheotherhandtherationalizationofmagnetostructuralcorrelation .1Polynuclearmacrocycliccomplexesandnitroxideradicalmetalliccomplexesaretwoactivefieldsofresearchfordesign ingandsynthesizingnewmagneticmaterials.2 6Polynuclearmacrocycliccomplexescontainingmul tiatomicbridgesuchasphenolateoxygen ,oxamidoandoxi amtogroupshavebeenconsiderably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