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7篇
物理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已建立的关于金属表面吸附层中表面应力的统计热力学理论 ,计算了Au(111)上烷烃硫醇SAMs的表面应力及其与烷烃硫醇链长、吸附覆盖度的定量关系 .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 ,较好地解释了Berger等人的实验结果 ,特别是解决了在表面应力符号性质上理论与实验的矛盾 .在表面吸附层应力的多种物理起源中 ,通过底物的分子间作用力有着决定性的贡献 ,揭示了分子的吸附能间接地起着重要作用 .这与阴离子化学吸附体系Cl-/Au(111)的有关研究结果相同 .  相似文献   
2.
设计合成了双8-羟基喹啉端的开链冠醚QP3Q,研究了金属离子铝或锌与其形成络合物的组成和发光性质,并测定了络合物的激发态寿命.这些络合物在溶液中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所得到的络合物固体具有较强的蓝光发光性能.结果表明,有可能通过QP3Q与不同离子形成的络合物得到不同发光波长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3.
烯烃光顺反异构化是一个重要的基元有机光化学反应.本文从垂直中间态理论和势能面的角度对烯烃光敏顺反异构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这些理论在异构体激发三重态能量的确定和敏化剂筛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Cl-为例 ,应用格子气模型 ,建立了阴离子吸附层对Au(111)表面应力贡献的统计热力学理论 ,计算了吸附层Cl-离子间相互作用能、表面应力贡献和二维体积弹性模量 .计算结果表明 ,Cl-吸附层对表面应力贡献的大小 ,与实验值相近 ;在Cl-低覆盖度时 ,经验包括ClO4 -贡献 ,计算了表面应力变化 电荷密度曲线 ,近似呈线性关系 ;对于Cl-/Au(111)体系 ,表面应力与表面张力之差与表面应力同量级 ,两者差别不可忽略 .较好地解释了有关的实验事实 .  相似文献   
5.
尝试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计算研究了Ag(111)面上烷烃硫醇自组织单分子层中分子间通过底物的作用能(间接作用能)的大小,揭示了它与单体吸附能绝对值的正比关系,阐明了其物理本质.DFT的计算结果与以前提出的间接作用能的半经验表达式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6.
《带电粒子的圆周运动》教学设计谢蓉(广西桂林五中桂林)编者按中国物理学会主办的94’首届全国中学青年物理教师教学,大赛在上海举行·谢蓉老师荣获一等奖,这是她的参赛教案。内容:高中物理第三册(选修)第七章第五节课时:一课时主讲:谢蓉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7.
光敏异构化速甾醇为预维生素D3是高产率合成维生素D3的重要反应.目前专利和文献报道的应用于这个反应的多为有机小分子敏化剂和可溶高分子敏化剂.由于存在分离困难和漂白等问题,限制了它们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开发具有高敏化效率并且易于体系分离的新型敏化剂是将速甾醇光敏异构化为预维生素D3反应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以Cl-为例,应用格子气模型,建立了阴离子吸附层对Au(111)表面应力贡献的统计热力学理论,计算了吸附层Cl-离子间相互作用能、表面应力贡献和二维体积弹性模量.计算结果表明, Cl-吸附层对表面应力贡献的大小,与实验值相近;在Cl-低覆盖度时,经验包括ClO4-贡献,计算了表面应力变化-电荷密度曲线,近似呈线性关系;对于Cl-/Au(111)体系,表面应力与表面张力之差与表面应力同量级,两者差别不可忽略.较好地解释了有关的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9.
10.
Two kinds of polymer-bound photosensitizers were synthesized, in which anthracene acts as sensitizer moiety,polystyrene (PS) and poly(methyl methylacrylate) (PMMA) serve as solid phase supports, respectively. The photoisomerization of tachysterol to previtamin D3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se polymer-bound photosensitizers in ethanol and toluene solutions. The 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se solid phase photosensitizers are efficient for the photoisomerization with good recycle property and can be simply separated from the reaction mixtures by fil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