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2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物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3.
用so1-gel法以正硅酸乙酯、乙醇和蒸馏水为原料,以盐酸为催化剂,包埋三联吡啶钌[Ru(bpy)3C12]制备催化Belousov-Zhabotinsky(BZ)反应的非线性光催化薄膜,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在薄膜中Ru(bpy)3Cl2的包埋量.通过投影图像的方法光激发BZ反应,在包埋Ru(bpy)3C12的薄膜上产生化学波图像.在薄膜中演化形成的图像具有相当高的图像清晰度.在图像的演化过程中,具有图像反转、边界增强、图像分割等图像处理能力,并可以通过改变BZ反应条件来调控增强某些图像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纯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用不同链长的烷基磷酸酯和脂肪胺两类不同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合成了纯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Ti-TMS1,Ti-TMS2),并用溶剂法代替高温焙烧法成功地脱除了模板剂。用 XRD、TEM等测试手段对这类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条件对所制备样品的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到的纯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为较规则的六角堆积排列,孔径为2.7~4.4 nm, 且其纳米孔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烷基磷酸酯模板剂的烷基链长而调节。此外还发现,采用的烷基磷酸酯模板剂的烷基链越长,制得的二氧化钛介孔分子筛结构及晶型的完整性越好。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模板剂脱除之后,Ti-TMS2结构的晶体完整性和稳定性明显不如Ti-TMS1的好,且Ti-TMS1的介孔结构优于Ti-TMS2的介孔结构。  相似文献   
5.
改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及其胶体晶体的组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甲基丙烯酸改性的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尺寸为210 nm、含羧基的聚苯乙烯(PS)微球,用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对其形状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甲基丙烯酸改性后得到了表面为高密度电荷的单分散性PS微球.用垂直沉积法快速制备出在较大范围(大于1 cm2)呈现很好有序性的密排结构聚苯乙烯胶体晶体薄膜,其在590 nm波长处存在光子带隙.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这种胶体晶体是面心立方(fcc)密排结构.  相似文献   
6.
一种统一处理稀溶液的温度、压力和浓度关系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春伟 《大学化学》1993,8(5):16-18
运用Gibbs-Duhem方程统一处理稀溶液与纯溶剂的气态、液态和固态平衡时的温度、压力和浓度相互之间的关系,由此不仅能直接导出稀溶液的依数性质,而且能给出用于研究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的模型中稀溶液的压力与温度、压力与浓度的关系以及渗透压模型中的温度与渗透压、温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顾强  邹爱华  胡俊喆  袁春伟 《化学学报》2002,60(12):2172-2177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正硅酸乙酯水解的溶液中加入Ru(bpy)3Cl2,在非常温和 的条件下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薄膜,并利用FTIR,AFM,N2吸附等测试手段对其 进行了表征,验证了Ru(bpy)3Cl2在Belousov-Zhabotinsky反应中的光催化活性。 结果表明Ru(bpy)3Cl2被包埋在多孔结构中,使薄膜在BZ反应中具有了光催化性能 。  相似文献   
8.
汪静  袁春伟  唐芳琼 《中国物理》2005,14(8):1581-1584
近几年来,用垂直沉积法制备胶体晶体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用乙醇水溶液为溶剂,用垂直沉积法制备了二氧化硅胶体晶体薄膜。用这种方法一次制备的样品厚度可达20微米以上,并且将较大微球组装成了有序性较好的胶体晶体薄膜。用扫描电镜(SEM)和光学方法检测了样品的质量和厚度。  相似文献   
9.
苯丙氨酸衍生物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手性拆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分子印迹技术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手性色谱柱的固定相来拆分苯丙氨酸衍生物的对映异构体。采用了新型的交联剂及光引发剂。模板分子和可聚合的功能单体形成配合物是分子印迹聚合物必不可少的条件。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比例为1:4时,获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分离因子α为1.69。光聚合方式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比热聚合方式合成的拆分能力要高。且聚合的温度越低,聚合物分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李萍  李濬喆  林保平  戎非  袁春伟 《化学学报》2003,61(11):1885-1889
以混旋邻氯扁桃酸为模板分子和合成的(S)-(1-萘乙基)-丙烯酰胺为手性功能 单体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色谱固定相,对混旋邻氯扁桃酸有较好的拆分能力, 分离因子α达到1.36。但对模板分子的类似物混旋扁桃酸和对氯扁桃酸没有拆分能 力。用Hyperchem软件模拟了(S)-邻氯扁桃酸与(S)-(1-萘乙基)-丙烯酰胺形成的复 合物的结构模型,其在聚合物母体中留下的具有立体构型和作用力双重识别的S-S 型空穴,对(S)-邻氯扁桃酸有较强的保留作用,从而达到对混旋物拆分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