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红外光解离光谱研究了第三族金属氧化物离子对二氧化碳分子的转化机制. 研究表明,对于[ScO(CO2)n]+体系,在n≤4时,形成了溶剂化结构;在n=5时,形成了碳酸盐结构,实现了二氧化碳的转化. 对于[YO(CO2)n]+体系,需要4个二氧化碳分子就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 而在[YO(CO2)n]+体系中,只发现了溶剂化结构,没有观察到碳酸盐结构. 理论计算表明,[YO(CO2)n]+体系拥有最小的溶剂化结构向碳酸盐结构转化能垒,[LaO(CO2)n]+体系拥有最大的溶剂化结构向碳酸盐结构转化能垒. 本文从分子水平揭示了不同金属氧化物离子对二氧化碳分子转化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红外光解离光谱研究了一价钴阳离子与二氧化碳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Co(CO_2)_n]~+团簇的几何结构,并且模拟了它们的振动光谱与实验数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Co(CO_2)_n]~+(n=2~6)团簇中,钴阳离子通过电四极矩静电作用以端点结合的方式与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结合在一起.团簇的红外光谱都集中在二氧化碳反对称伸缩的波数附近,并且随着团簇尺寸的变化出现蓝移,最后把[Co(CO_2)_n]~+的红外光解离光谱与稀有气体贴附的[Co(CO_2)_n]~+-Ar的红外光解离光谱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红外光解离光谱研究了一价钴阳离子与二氧化碳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Co(CO2)n]+团簇的几何结构,并且模拟了它们的振动光谱与实验数值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在[Co(CO2)n]+(n=2∽6)团簇中,钴阳离子通过电四极矩静电作用以端点结合的方式与二氧化碳中的氧原子结合在一起. 团簇的红外光谱都集中在二氧化碳反对称伸缩的波数附近,并且随着团簇尺寸的变化出现蓝移,最后把[Co(CO2)n]+的红外光解离光谱与稀有气体贴附的[Co(CO2)n]+-Ar的红外光解离光谱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的结果, 讨论了固氮酶的活性中心铁钼辅基(FeMo-co-facto r) 对N2 的各种活化方式,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模型, 即N2 在FeMo2cofacto r 的内部以“4Fe 端基配位+2Fe 侧基配位”的方式被活化,N2 的三重键完全断裂, 断裂产生的两个含N 的碎片分别偏向两侧的“窗口”, 再在H 的进攻下被还原为NH3, 并分别从两侧的“窗口”离去。  相似文献   
5.
哈伯-博施法合成氨反应是高温高压的耗能过程,因此降低该过程的能量消耗及开发温和条件下合成氨反应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 金属钌是合成氨反应中最有前途的催化剂之一,一直备受广泛关注. 确定金属钌催化剂的结构敏感性并提高其比质量活性是多相催化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氮气(N2)活化是合成氨反应中的关键步骤. 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理论计算和微观动力学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具有六方密排和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钌催化剂上N2活化过程和N2解离反应速率. 理论计算研究表明,在六方密排Ru形貌中,{2130}晶面具有最高的N2解离活性,其次是{0001}台阶面,它们比六方密排Ru其他表面上N2解离反应速率高3个数量级以上;在面心立方Ru形貌中,{211}和{311}表面上N2解离活性最高. 这些结果都表明台阶面/台阶位对氮气活化至关重要. 虽然六方密排Ru {2130}晶面具有最低的N2解离能垒,然而由于面心立方Ru上可以暴露更高密度的活性位点,使得面心立方Ru比六方密排Ru具有更高的N2转化速率. 本研究深入理解了N2解离过程中,金属Ru 催化剂形貌和晶相结构敏感性,这为设计和优化高活性的合成氨Ru催化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钛和氧之间存在多种成键方式,但迄今为止,二氧化钛团簇均只有少数几种异构体被报道. 与广泛使用的全局优化方法不同,本工作通过优化大量的随机初始结构,获得(TiO2)n (n=2-8)团簇稳定异构体. 首先利用PM6半经验方法对高达一万个以上的初始结构进行初步的优化筛选,并对筛选出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DFT计算以获得二氧化钛团簇的稳定异构体. 利用这种策略,发现了大量未经报道的稳定异构体,并提出了(TiO2)5和(TiO2)8新的最稳定异构体. 这些结构中包括含3个末端氧原子的异构体、含5配位氧原子和6配位钛原子的异构体等未经报道的新结构类型. 与丰富成键特征相对应,发现异构体数目随团簇尺寸的增大而急剧增加,对于(TiO2)7和(TiO2)8,能量在30 kcal/mol以内的异构体都在50个以上. 该工作发现了大量的二氧化钛小型团簇异构体,并凸显了其多样的结构特征,增进了对二氧化钛纳米团簇的结构、成键的理解,并为进一步的理论模拟、力场优化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人们对半导体光催化剂表面所发生的光催化产氢和有机物降解等反应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尤其是在超高真空条件下,利用不同的表面科学方法对不同种类的小分子在TiO_2表面的光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深化了对光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基元反应的认知.本文主要综述了几种重要的小分子(水、甲醇和醛类)在不同TiO_2表面的光催化反应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研究结果不仅加深了对表面光催化基元过程的认识,还将促使该领域衍生出新的研究方向.在这些结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的光催化模型.  相似文献   
8.
Fukui函数、局域软度、广义Fukui函数以及广义软度通常被称为反应描述符。使用它们研究和探讨了HCl与不对称烯烃以及溴苯硒与不对称苯乙烯的亲电加成反应的区位选择性。在MP2/6-311++G(d,p)理论水平下,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这些反应描述符,同时也使用ABEEMσπ方法进行了计算。ABEEMσπ模型下的局域软度和广义局域软度,分别结合局域硬-软酸碱(HSAB)原理,得出亲电试剂氯化氢与溴苯硒,更容易进攻不对称乙烯和苯乙烯中的马氏碳原子,符合马氏规则。而有限差分方法不能完全地解释该系列反应的区位选择性。此外,主要产物所对应的马氏碳原子的广义局域软度值,就能够预测出此类反应的活性序列,所得结果与速率常数有很好的关联。  相似文献   
9.
As the photo-dissociation product of methanol on the TiO2(110) surface,the diffusion and desorption processes of formaldehyde (HCHO)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The molecular-level images revealed the HCHO molecules could diffuse and desorb on the surface at 80 K under UV laser irradiation.The diffusion was found to be mediated by hydrogen adatoms nearby,which were produced from photodissociation of methanol.Diffusion of HCHO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en there was only one H adatom near the HCHO molecule.Furthermore,single HCHO molecule adsorbed on the bare TiO2(110) surface was quite stable,little photo-desorption was observed during laser irradiation.The mechanism of hydroxyl groups assisted diffusion of formaldehyde was also investigated using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10.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is the most popular method for evaluating bond dis-sociation enthalpies (BDEs) of most molecules. Thus, we are committed to looking for alternative methods that can balance the computational cost and higher precision to the best for large systems. The performance of DFT, double-hybrid DFT, and high-level com-posite methods are examined. The tested sets contain monocyclic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molecules, branched hydrocarbons, small inorganic molecules, etc.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PW2PLYP and G4MP2 methods achieve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the benchmark values for most tested molecules, and the mean absolute deviations are 2.43 and 1.96 kcal/mol after excluding the BDEs of branched hydrocarbons. We recommend the G4MP2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method for small systems (atoms number ≤20); the double-hybrid DFT methods are advised for large aromatic molecules in medium size (20 ≤atoms number ≤50), and the double-hybrid DFT methods with empirical dispersion correction are recommended for long-chain and branched hydrocarbons in the same size scope; the DFT methods are advised to apply for large systems (atoms number ≥50), and the M06-2X and B3P86 methods are also favorable. Moreover, the di erences of optimized geometry of different methods are discussed and the effects of basis sets for various methods are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