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8篇
化学   97篇
物理学   6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G383//B3LYP/6-311++G(d,p)方法研究了HNCX(X=O,S)与F原子的反应机理.找到了六条可能的反应通道,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的主产物为HF+NCX(X=O,S).对反应过程进行了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讨论了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规律,找到了HNCX(X=O,S)和F反应过程中的T型结构过渡...  相似文献   
2.
采用量子化学B3LYP/6-31G*方法,对酚酞在不同酸度条件下的构型进行了计算,对分子轨道构成和能量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说明了酚酞溶液的变色机理。  相似文献   
3.
掺杂剂对聚乙炔中电荷密度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CNDO/2方法研究了各种掺杂剂对聚乙炔中电荷密度波的影响,在掺杂剂附近的碳原子上出现较大的电荷密度,且p型比n型掺杂剂的影响更大,讨论了电荷波与导电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B3LYP/6-311++G(d,p)水平上研究了CH3SH与CN·自由基的反应机理.找到了三个可能的反应通道.得到了各反应通道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优化构型、谐振频率.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跟踪确认了稳定点与过渡态的连接关系.在CCSD/6-311++G(d,p)水平上进行能量校正,成功地解释了Brian等的实验结论.通过对反应进程中一些重要点的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讨论了反应进程中化学键的变化规律,发现了六元环状过渡结构.  相似文献   
5.
偶氮氯膦Ⅲ与稀土元素显色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INDO/F方法,通过大量计算得到稀土离子 La~(3+)、Ce~(3+)、Pr~(3+)、Nd~(3+)、Sm~(3+)、Gd~(3+)与偶氮氯膦Ⅲ(CPAⅢ)的络合位置和 CPAⅢ的配位原子,并对其稳定性及电子结构进行了研究,最大波长吸收峰对应的跃迁是电荷迁移光谱.计算结果与实验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7.
吡咯与HX (X=F, Cl, Br)分子间多种氢键的电子密度拓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海燕  孟令鹏  曾艳丽  郑世钧 《化学学报》2007,65(15):1407-1414
采用密度泛函B3LYP/6-311++G(d,p)方法, 对吡咯与HX (X=F, Cl, Br)形成的经典氢键和π型氢键, 从其几何参数、电子密度的拓扑性质和电子积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在对π型氢键的讨论中我们将π电子与σ电子分离, 得到了π型氢键体系的π电子的密度等值线和拉普拉斯量等值线图以及各原子的π电子积分, 形象地说明了π型氢键的作用本质.  相似文献   
8.
利用从头算和量子拓扑方法讨论了CH2XH→CH3X (X=O, S, Se)异构化过程的反应机理. 着重从电子密度拓扑分析计算了反应进程中的各点, 讨论了反应进程中键的断裂和生成, 上述反应都经历了三元环过渡结构, 找到了这类反应的"能量过渡态"和"结构过渡态", 且结构过渡态均在能量过渡态之后出现. 三元结构过渡态结构出现的范围与反应热成正比.  相似文献   
9.
NH_2基态和激发态的SAC-CI和量子拓扑方法研究郑世钧,蔡新华,宋天乐,孟令鹏,中迁博,波田雅彦(河北师范学院化学系,石家庄,050091)(京都大学工程学院京都,日本)关键词SAC-CI方法,激发态,电子密度,拓扑分析用量子拓扑学方法研究激发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半经验CNDO/2量子化学计算方法研究了各种掺杂剂对聚乙炔中孤子性质的影响。掺杂剂的存在使孤子的宽度变小, 且p型掺杂剂比n型掺杂剂的影响更大, 这主要是由于掺杂剂与聚乙炔链之间的电荷转移量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