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声表面波射频标签码容量的最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表面波标签是一种不使用集成电路芯片的射频识别技术.由于其与半导体射频标签在原理上的本质区别,在若干特殊场合下具有独特的优势.声表面波标签的码容量通常很难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种设计声表面波射频标签系统的新方法,从以下两方面增大码容量:(1)根据实际系统的误差概率和所要求的可靠性,最佳地决定系统设计的分辨精度;(2)采用反射脉冲的时延间隔代替反射脉冲的绝对时延位置来表述该脉冲代表的码片值,从而避免了人为分组,在一定空间内最大可能地增大了码容量.以中心频率922.5 MHz、带宽5 MHz的射频标签为例,在8 mm长的128°YX-LiNbO3压电基片上,制作了码容量超过三千万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温度校准,在识别标签的同时并能测出温度,精度为0.5℃.  相似文献   
2.
师怡柔  赵旭鹏  杨扬  秦鹏  韩韬 《声学学报》2020,45(6):906-912
耦合模模型中的反射相位与激励相位对于精确设计具有电极宽度调制、分布式声反射换能器或自然单向结构的声表面波器件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参数。传统的相位参量提取需要单独演算声场驻波场,涉及复杂的体波贡献项的推导和计算。为此提出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周期栅格的单个胞元建模,采用谐响应求解器计算得到禁带边缘处的位移驻波场,通过确定驻波节点的位置实现相位精确提取。与已有的研究结果对比,在证实该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的基础上,精确提取了面向耐高温应用的硅酸镓镧(0°,138.5°,26.6°)切型上重金属金电极结构的相位参数,有效的抑制自然单向性,优化设计了单端口声表面波异步谐振器,仿真与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能源与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引起了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高度重视,分布式电源得以快速的发展。DG并入配电系统,具有调节电网峰谷差值、储能、节省投资、为重要负荷提供不间断供电等一系列优点。然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改变了配电网的结构,会对所运行的配电网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文结合网络重构方法,采用粒子群算法,并以配电网IEEE33节点进行分布式电源的接入位置及其容量的分析,得到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最优解,并对优化配电网接入分布式电源提出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韩韬 《应用声学》2018,37(1):70-74
该文借鉴汪承灏先生研究栅格声表面波散射的技术路线,提出一种既不限制基片和栅格形状、类型,也不限制声波入射方向,可精确计算栅格对SAW散射的有限元通用模型。作为对《超声学》第六章"声表面波"中栅格对声表面波的反射和体波散射一节部分结论的进一步阐释和说明,计算了YZ-Li Nb O3和128?YX-Li Nb O3单晶上厚度为200 nm、宽度为1μm的单根悬浮铝栅条以及沟槽在不同频率下的反射系数曲线。提出的计算方法今后可推广应用于层状结构基底、应用到非规则指条、沟槽、金属点阵、基片端面、台阶等的反射的精确分析,为优化设计新型声表面波器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硅酸镓镧晶体温度、应力敏感特性及优化切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叠加偏载的运动方程出发,借助微扰理论推导了压电晶片上声表面波波速的温度、应力敏感模型,提出了应力敏感系数的概念。分析了硅酸镓镧晶体在双旋转平面内的温度和应力敏感特性,并以等高线的形式给出了理论计算结果。结合机电耦合系数及束偏向等其它特性,提出了一些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优化切向。对欧拉角为(0,150°,22°)切向基片的温度和应力敏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石英和硅酸镓镧两种晶体的理论计算和实验比较,验证了本文理论方法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钽酸镓镧(LGT)是近年研制出的新型压电材料。计算了这种材料在不同切向和传播方向的声表面波传播特性,并和石英晶体上相应切向和传播方向的声表面波传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材料的声表面波传播速度一般比石英低1000 m/s左右,和石英一样,具有零温度切向和纯模方向,但它的机电耦合系数K2却远高于石英。还对目前报道的LGT的不同材料常数进行了对比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材料常数的声表面波传播特性有明显的差异,其中以频率温度系数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7.
韩韬  刘香莲  李璞  郭晓敏  郭龑强  王云才 《物理学报》2017,66(12):124203-124203
基于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的宽带混沌信号作为物理熵源生成物理随机数已得到广泛研究.线宽增强因子的存在会导致半导体激光器出现大量不稳定动态特性,因此,本文着重研究半导体激光器的线宽增强因子对生成随机数性能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线宽增强因子的增加,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输出混沌信号的延时峰值逐渐减小、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逐渐增大.基于不同线宽增强因子下产生的混沌信号提取随机数,并利用NIST SP 800-22软件对生成随机数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选取线宽增强因子较大的半导体激光器产生混沌信号作为物理熵源易于生成性能良好的随机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