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9篇
力学   5篇
物理学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丽君  韩宇  公卫江  谭天亚 《物理学报》2011,60(10):107303-107303
采用Anderson模型哈密顿量和非平衡态格林函数方法对量子点环以不同构型嵌入A-B干涉器中电子输运的退耦合态及反共振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 结果表明,量子点环A-B干涉器的结构对称性以及穿过A-B干涉器的磁通量是诱发退耦合现象的两种物理机理. 耦合量子点结构的对称性越高,体系在相干电子输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退耦合及反共振现象越明显. 而且在具有高度对称性的耦合量子点结构中,通过磁场调节体系的结构参数可以分别使第奇数或第偶数分子本征态从电极上退耦合,从而使电子输运电导表现出奇偶对等振荡现象. 这为设计纳米电子开关器件提供了一个新的物理模型. 关键词: 量子点环 A-B干涉器 退耦合 反共振  相似文献   
2.
基于液滴或气泡的多相微流控是近年来微流控技术中快速发展的重要分支之一.本文利用高速显微摄影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T型微通道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实验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作为液相,空气作为气相.研究T型微通道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型的转变过程,并根据微通道内气泡的生成频率和生成气泡的长径比对气泡流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当前的进料方式下,可以观测到气泡流和分层流2种流型,且依据气泡生成频率和微通道内气泡的长径比可将气泡流划分为分散气泡流、短弹状气泡流和长弹状气泡流3种类型,并基于受力分析确定3种气泡流的形成机制分别为剪切机制、剪切–挤压机制和挤压机制.考察不同液相黏度和表面张力系数对不同类型气泡流范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液相黏度相较于表面张力系数而言,对气泡流生成范围影响更大.给出不同类型气泡流流型转变条件的无量纲关系式,实现微通道生成微气泡过程的可控操作.  相似文献   
3.
The spin-polarized linear conductance spectrum and current-voltage characteristics in a four-quantum-dot ring embodied into Aharonov-Bohm (AB) interferometer are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by considering a local Rashba spin-orbit interaction. It shows that the spin-polarized linear conductan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spin polarization are each a function of magnetic flux phase at zero bias voltage with a period of 2π, and that Hubbard U cannot influence the electro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this case. When adjusting appropriately the structural parameter of inter-dot coupling and dot-lead coupling strength, the electronic spin polarization can reach a maximum value. Furthermore, by adjusting the bias voltages applied to the leads, the spin-up and spin-down currents move in opposite directions and pure spin current exists in the configuration space in appropriate situations. Based 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such a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a spin filter device.  相似文献   
4.
The acidic strength of ordered mesoporous aluminosilicates of MAS-2, MAS-3, MAS-7 and MAS-9 and microporous crystals of Y, L, beta, and ZSM-5 zeolites was systemically investigated by temperature-programmed desorption of ammonia (NH3-TPD). Due to the use of preformed zeolite precursors of Y, L, beta and ZSM-5, the ordered mesoporous aluminosilicates with distinguished acidic strength were obtained, being dependent on the type of preformed zeolite precursors. Therefore, the acidic strength of these mesoporous aluminosilicates could be tailored and controlled.  相似文献   
5.
韩宇  肖丰收 《催化学报》2003,24(2):149-158
 人们合成了一系列介孔分子筛材料,并发现它们在催化、吸附与分离以及化学组装制备先进材料和分子器件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是,介孔分子筛材料相对于微孔沸石分子筛存在着两个致命弱点:较低的水热稳定性和较不活泼的催化活性中心.这两个弱点大大地影响了介孔分子筛在催化反应中的广泛应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最近几年利用沸石纳米粒子自组装制备具有高催化活性中心和水热稳定的介孔分子筛材料的研究进展.这包括利用硅铝沸石纳米粒子自组装制备具有强酸性和水热稳定的新型介孔硅铝分子筛材料,利用钛硅沸石纳米粒子自组装制备具有高催化氧化活性中心和水热稳定的新型钛硅介孔分子筛材料,以及利用含有不同杂原子的沸石纳米粒子自组装制备一系列水热稳定的新型介孔分子筛催化材料.  相似文献   
6.
大豆在生长过程中因病害影响其产量会急剧下降,如果不及时判别出病害种类,喷洒相关农药,病害严重的大豆甚至会绝产。及时判别病害种类进行合理施药,阻止病害进一步发展是保证大豆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基于大豆植株细菌性病害的病原菌鉴定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的鉴定方法,最短需要两天时间,因此,快速检测大豆病害种类的方法成为该作物,也是建立智慧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应用拉曼光谱快速检测技术诊断大豆病害,构建N-乙酰胞壁酸分子空间结构,采用密度泛函理论通过利用B3LYP/6-31+(d, p)基组优化大豆细菌性病害标志物N-乙酰胞壁酸的分子结构计算其拉曼光谱,并进行理论因子校正,校正因子为0.985 7;采用微区三级拉曼光谱技术探测该标志物N-乙酰胞壁酸的拉曼光谱,采用平滑、去基线、截取波数范围等过程进行光谱预处理;在理论和实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认大豆测试和计算的拉曼光谱对应的特征峰,峰值波数相差大多在0~10 cm-1,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判定了振动拉曼光谱的特征峰及其对应的分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细菌性病害标志物N-乙酰胞壁酸分子在200~1 650 cm-1范围内含15个特征峰,较强峰值和振动归属分别为229.0 cm-1的甲基摇摆振动和764.0 cm-1环内的摇摆呼吸振动等,给出了键长、键角和二面角等15个振动峰的空间结构参数,指证了N-乙酰胞壁酸分子的特征结构。结果也证明了可通过多种生物分子的大豆拉曼光谱测量,筛选细菌性病害标志物N-乙酰胞壁酸分子的拉曼光谱,能够有效识别细菌性病害。智慧农业生产中利用拉曼光谱快速检测技术,是农作物病害检测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若结合应用机器学习方法与光谱分析识别,以快速、准确和便捷的方式为智慧农业的健康生产及保驾护航发挥效用,是推进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基于液滴或气泡的多相微流控是近年来微流控技术中快速发展的重要分支之一.本文利用高速显微摄影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T型微通道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实验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作为液相,空气作为气相.研究T型微通道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型的转变过程,并根据微通道内气泡的生成频率和生成气泡的长径比对气泡流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当前的进料方式下,可以观测到气泡流和分层流2种流型,且依据气泡生成频率和微通道内气泡的长径比可将气泡流划分为分散气泡流、短弹状气泡流和长弹状气泡流3种类型,并基于受力分析确定3种气泡流的形成机制分别为剪切机制、剪切-挤压机制和挤压机制.考察不同液相黏度和表面张力系数对不同类型气泡流范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液相黏度相较于表面张力系数而言,对气泡流生成范围影响更大.给出不同类型气泡流流型转变条件的无量纲关系式,实现微通道生成微气泡过程的可控操作.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镀技术在经过敏活处理的诺卡氏菌表面制备微纳米Ni-Fe-P吸波材料.通过SEM(扫描电子显微镜),EDS(能谱仪),XRD(X射线衍射),VSM(振动样品强磁计)对材料形貌、成分、结构及磁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菌体化学镀前处理机理以及装载量对镀层质量、镀液利用率以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敏活一步法可使菌...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将表面修饰有羧基的纳米CdTe微粒与表面活性剂和硅源进行自组装,得到了一种与氧化硅复合的稳定的CdTe发光材料.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如TG-DTA,EDX,TEM,荧光光谱和N2吸附)证实了CdTe微粒复合在氧化硅中.进一步通过烧结的方法除去表面活性剂,用稀酸除去金属氧化物,即得到多孔的氧化硅材料.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