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6篇
物理学   3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DNA模板诱导针状CdS纳米粒子的形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利用生物分子作为模板合成无机纳米粒子 ,可以精确地控制生成粒子的结构、大小、形状等 ,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1].目前 ,已经对许多生物分子作为无机纳米粒子合成模板剂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 .Mann等[2 ]利用蛋白质作为模板合成CdS纳米粒子 ;Wang等[3]利用哺乳类眼睛晶状体管蛋白作为模板合成纳米尺寸的CdS粒子 ;Braun等[4 ]将寡聚核苷酸连接在两个金电极之间 ,用DNA分子作为模板生长出长 1 2 μm、直径 1 0 0nm的银纳米线 ;Shenton等[5 ]用烟草斑纹病毒的蛋白外壳作模板剂诱导生成无机 …  相似文献   
2.
JD树脂刻蚀及涂层的XP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JD光学树脂表面刻蚀过程的XPS研究表明,引进树脂遥COH,C=O,C-SO3H,COOH等基因随刻蚀温度的提高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其相对含量进行了计算,固化后的耐磨涂层具有SiO2结构,JD板材的最佳刻蚀条件为20℃,20min。  相似文献   
3.
 经过高温高压合成的CeTbO3+δ进行了XPS研究,发现在1.0 GPa下,Tb4+在~600 ℃开始转变成Tb3+,而Ce4+在~800 ℃开始向Ce3+转变。在1 000~1 200 ℃形成单相萤石结构化合物CeTbO3+δ的Ce是以Ce3+、Ce4+混合价形式存在,Tb全部变成Tb3+。实验表明,用Ce3d谱上~888 eV峰的峰位及其与882 eV峰的相对强度变化可以定性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含有Ce3+。研究了高温高压合成的CeTbO3+δ的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透明莫来石陶瓷薄膜的光电子能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春辉  郑大方 《光学学报》1997,17(3):42-345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合成了莫来石透明陶瓷薄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技术,通过O1sAl2p太Si2p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探讨了透明膜的结构,组成及阳离子的配位形态。研究表明,干凝胶中铝以AlO6八面体为主,硅为SiO4四面体,随温度的升高AlO6向AlO4转化,引进透明膜结构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5.
利用固相反应合成了Eu_(0.5)RE_(0.5)Fe_(0.5)Mn_(0.5)O_3(RE=La,Pr,Nd,Sm,Eu,Gd,Tb,Dy,Ho,Er,Tm,Yb,Y)等化合物。测量了其XRD谱及~(57)FeMssbauer谱.实验发现,随着RE原子序数的增加,样品的晶胞体积减小,Fe在化合物中处于Fe~(3+)的高自旋状态,~(57)Fe的四极裂矩与样品的畸变参数D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焙烧前驱物碱式碳酸锌的方法制备了ZnO纳米粒子,采用光还原沉积贵金属的方法分别得到了质量分数为0.5%的Pd/ZnO和Ag/ZnO复合纳米粒子,并利用XRD、TEM、XPS和SP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初步探讨了贵金属在ZnO纳米粒子表面形成原子簇的原因及沉积贵金属对ZnO纳米粒子表面光电压信号的影响.以光催化氧化气相正庚烷为模型反应,考察了沉积贵金属对ZnO纳米粒子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光催化活性有所提高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 ZnO纳米粒子沉积贵金属后,其表面光电压信号明显下降,而光催化活性却大大地提高,这说明可以通过表面光电压谱的测试来初步的评估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即粒子的表面光电压信号越弱,其光催化活性越高.  相似文献   
7.
负载型ZnO/SiO2及ZnO-SiO2溶胶凝胶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不仅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而且还影响反应产物的选择性[1]. 制备催化剂的方法不同, 其表面结构及表面性质也不同[2~4]. 浸渍法简单实用, 有利于得到高分散、晶粒细小的高比表面催化剂, 而溶胶-凝胶法则由于其制备温度较低, 易于形成无定形的或介态的氧化物相[5]而可达到分子级的混合, 其活性组分能有效地嵌入网状结构中, 不易受外界的影响而聚集或长大, 因此对催化剂的稳定性更为有利[6,7].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正丁胺、正丙胺和哌啶为模板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具有超大孔穴的开放骨架磷酸钒化合物VPO-n(n=1,2,3),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元素分析、热重分析(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及单晶结构解析等表征.XRD结果表明,VPO-n(n=1,2,3)与报道的超大孔磷酸钒化合物[HN(CH2CH2)3NH]K1.35[V5O9(PO4)2]·xH2O(简称VPO-DABCO)具有相同结构.对VPO-1的单晶结构解析表明,其结晶属于立方晶系,Im3m空间群,晶胞参数a=b=c=2.6586(3)nm,α=β=γ=90°,V=18.791(4)nm3.VPO-1的无机骨架具有三维交叉的8元环和16元环孔道,以及最大窗口为32元环的超大空穴.详细考察了不同模板剂对合成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有机胺模板剂可以影响产物的形貌、结构对称性和晶胞参数,并对骨架中孔道的尺寸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白锁柱  姚斌  郑大方  邢国忠  苏文辉 《物理学报》2006,55(11):5740-5744
将石墨和六方氮化硼(h-BN)混合粉球磨120h形成的非晶B-C-N粉在4.5GPa,1600K等温退火45min. XRD,TEM和Raman散射测量结果表明,高压合成的产物由晶格常数为a1=0.2551nm,c1=0.6716nm的六方Ⅰ相和a2=1.2360nm,c2=0.8570nm的六方Ⅱ相组成,其中六方Ⅱ相为B-C-N 新相. 在室温该新相在1279,1368,1398cm-1出现三个特征Raman峰. 变温Raman测量结果表明,在测量温度T=93K时,样品中的主要相为六方Ⅰ相,随着温度的升高,六方Ⅰ相逐渐向六方Ⅱ相转变,当T>473K时,六方Ⅰ相完全转变成六方Ⅱ相. 当温度从673K降到93K过程中,样品又从六方Ⅱ相逐渐变回到六方Ⅰ相. 对这一相变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B-C-N 机械球磨 高温高压 相转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