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1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文献[3]解决轻费米子质量等级问题的思想, 我们对SU(9)大统一模型作了系统分析. 结果是否定的, 任何SU(9)模型都不可能实现(α2,α,1)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考虑强作用修正对D0介子衰变的影响,用Gilman和Wise[1]的方法,导出ΔC=1的等效哈密顿量,算得Γ(D0→K+K-)/Γ(D0→π+π-)~1.26,简单讨论了这种计算方法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个可能的SU(7)大统一理论的模型,其中包含四代轻费米子,它们的弱作用是V—A型式的。在此模型中,可以得到所期望的mμ~3ms,memμ~mdms,Cabibbo角sinθ1~(md/ms)1/2和SU(5)标准模型中得到的所有符合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证明了,在可对角化的静态延展外源下,经典SU(3)Yang—Mills方程的广义静态球对称解必须要求外源是球对称的,而在此外源下,不存在非库仑解的广义静态球对称解。  相似文献   
5.
今年(1980年)诺贝尔奖金委员会给两位著名的美国实验物理学家菲奇(V.Fitch)和克罗宁(J·Cronin)颁发了诺贝尔奖金.这是由于他们在1964年,在美国布鲁克海文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的33 GeV质子同步加速器上做了一个当时轰动世界的实验,即他们发现在弱相互作用下,CP是不守恒的. 大家知道,物理学中,不可观察量、对称性和守恒定律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先生首先在理论上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p不守恒,即在弱相互作用中,微观世界关于空间反演对称性破坏了.这一理论被吴健雄教授等的极化Co~(60)β衰变实验所证实,即p不守…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阻塞效应 阻塞效应的基本思想远在1965年就提出来了[3,4]我们知道,单晶体中原子格点的有序排列,就使它具有特定的方向性,阻塞效应就是基于这一点.它可以分为轴向阻塞和面向阻塞两种.如图1所示:如果入射粒子的束流方向同晶体对称轴方向成一定的角度,则当探测器转到某个位置时,测得的粒子流会出现一个下降谷(dip),也叫影谷,则我们说出射粒子受到了晶体的轴向阻塞作用,或者说粒子被有序的晶轴上的原子列遮挡了.而面阻塞作用则是这样:当入射粒子同晶体对称面成一定角度,则探测器转到某个位置,就会受到原子平面中晶格原于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我们讨论有静态外源时SU(2)和SU(3)规范场静态解的时间依赖关系。引入一个新的规范不变量,利用新的规范协变量和规范势之间的时间关系,我们比文献[1]更精确地推出静态解时间关系。进一步我们得到了具有静态外源时SU(3)规范理论静态解的时间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三个SO(14)规范群大统一模型。它们能容纳四代通常的费米子。模型A预言了第一代和第二代费米子具有V-A型荷电弱流,而第三代和第四代费米子具有y+A型荷电弱流。在模型B中,我们得到和实验接近的Weinberg值:sin2θw=0.225荷电中间玻色子和中性中间玻色子的质量都将比Weinberg-Salam模型中的大1.7倍。模型B预言了另一个质量为100GeV数量级的中性中间玻色子,它与第一、二代费米子的耦合类似于重光子的耦合。模型B的τ—νr耦合和模型C的四代轻费米子的荷电弱流都是V—A型。本文中所有的模型都能容纳质量关系:mα·mμ~md·mτ,mμ~3ms,mr~mb,并给出第一Cabibbo角sinθ1=((md)/(ms))1/2。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有两个Higgs二重态的SU(2)×U(1)×S3模型进行了普遍讨论,指出除Segré等讨论的情况外,还有一类物理上感兴趣的情况,并对后者作了较详尽的研究。在此情况下,以夸克质量和Cabibbo角θ1作为输入,可以得到与θ1同数量级的θ2和θ3值。最后讨论了赝Goldstone粒子的出现及其克服的一种方案,并对这种方案所得的物理结论作了讨论,结果与实验都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1+1维 QCD 理论的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应用’t Hooft 的1/N 展开技巧,并考虑到非阿贝尔规范理论的红外结构的影响,段定了g2(t)~(1/(tk-1)),从而给出层子的传播函数和介子的 Bethe-Salpeter 方程以及波函数的性质和特点.进一步计算了介子的电磁形状因子和深度非弹过程的结构函数。计算结果表明,如果实验上给出的电子与介子深度非弹行为和电子与质子深度非弹行为接近,则要求标征红外行为的 k 应不大于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