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30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牛肉中牛血清白蛋白(BSA)和马肉中马血清白蛋白(ESA)经胰蛋白酶消化后的目标肽进行鉴定,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建立了一种检测牛肉中掺杂马肉的方法.对UPLC-MS/MS数据的深入研究表明,共检测到9个牛特异性多肽和17个马特异性多肽.其中DAFLGSFLYEYSR(m/z 784.3,Charge 2+)和ADFAEVSK(m/z 433.7,Charge 2+)的质谱响应最好,被选为牛肉和马肉定量的靶肽.所建方法在5.5~550.0和4.875~487.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20.99),检测限、选择性、精密度、回收率和稳定性完全满足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把随机规划完备补偿问题的最优值及最优解集作为随机向量的函数,讨论它们在一种新拓扑下的连续性.1.引言考虑随机规划二阶段完备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3.
采用UHF及UMP_2方法,对~1Σ~+Ni─CO分子簇的成键机制进行了从头算研究。计算表明,在σ空间,Ni~1S(d~(10))导出态的主要成键特征是CO5σ→Ni4s的授键作用;而Ni~1D(d~9s~1)导出态的主要特征是4sp_σ极化。在~1Σ~+Ni─CO分子簇中总的成键机制是:d~(10)导出态中π反馈作用大于σ授键作用;而d~9s~1导出态中σ授键作用强于π反馈作用。由于接受配键机制一定伴随着轨道之间的重叠,因而为了给出合理的M─L作用分析,进行补偿计算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DFT)方法结合全局优化"Basin-Hopping"算法研究了铌原子簇: 对于Nb小簇n=2~6我们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它们的稳定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 通过拟合计算结果构造铌原子簇势能函数, 并利用该函数和全局优化"Basin-Hopping"算法得到较大铌原子簇(n=7~20)能量极小的结构. 计算结果表明与实验及其它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用从头算研究了d空穴位置不同对Ni—CO成键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Ni—CO键中σ/π接受作用的相对强弱,取决于Ni—CO簇所处的能态。σ空间电子云较π空间电子云弥散,因而Ni—CO簇的稳定性与σ空间电子云的排斥密切相关。随着Ni4pσ轨道上电子占据数的增加,Ni—CO稳定性减弱。比较了分子簇Ni—CO与NiCO分子及CO/Ni化学吸附体系之间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应用金属氧化物簇模型的选取原则和密度泛函方法,对一系列嵌入族模型金红石型(TiO2)n(n=2~15)的表面体系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合理选取的嵌入簇模型可以得到与实验一致的固体表面电子结构,通过描述表面的性质能够给出表面金属吸附的电子行为的定性解释,进一步证实了该模型的密度泛函研究能够用于固体金属氧化物的簇一表面类比.揭示了选择合理的簇模型是保证族表面类比方法成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带相对论赝势的金属态原子基组,对Pd_2-CO簇进行了从头算研究。按金属态原则和键准备态原则,计算CO在金属把表面桥位吸附模型,并讨论吸附作用的化学键本质。认为将Pd_2的前线轨道中占据的(5s+5s)轨道的电子激发到空的(5s一5s)轨道,是其吸附作用的键准备态,此态既减少了Pd_2(5s+5s)轨道与CO的5σ之间的排斥,又有利于Pd_2(5s一5s)轨道与CO的2π的π反馈。  相似文献   
8.
利用YAG激光器输出的四倍频激光对邻二甲苯分子的多光子电离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邻二甲苯分子的多光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PI-TOFMS),其母体离子及碎片离子信号达22种之多。光强指数分析表明母体离子C8H^+10和主要的碎片离子C7H^+7、C6H^+5发生了1+1共振增强双光子电离(RE2MPI)。  相似文献   
9.
建议了一种能量分解方案用于解释苯与Si(001)-2×1面发生[4+2]加成反应时结合能相当低这一有趣现象,并通过密度泛函簇模型计算证实,这种能量分解方案可以应用于其他的六元和五元环芳香化合物,并揭示了这些芳香化合物与Si(001)-2×1面发生[4+2]加成反应时,其结合能与芳香化合物的共振能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An energy decomposition scheme is proposed fo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ve low binding energy of the [4+2] cycloaddition of benzene on the Si(001)-2×1 surface. By means of density functional cluster model calculations, this scheme is demonstrated to be applicable to some other 6- and 5-member ring aromatic compounds, giving a trend that the binding energy of the [4+2] cycloaddition products of those aromatic compounds on the Si(001) surface depends strongly on their resonance ener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