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7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二维气相色谱法(2DGC)测定三硝基甲苯爆炸后空气中6种组分的含量。试验选用5A色谱柱(3 m×2 mm,0.18~0.25 mm,用于测定一氧化碳、甲烷、氢气、氮气、氧气)和Porapark Q色谱柱(3m×2mm,0.18~0.25mm,用于测定二氧化碳)。为克服基线波动的影响,在检测器前端增加气阻,在进样口出口端增加气容。选用10号气阻,使基线波动幅度减小至100μV,平稳时间为10s。气容和气阻的组合有效改善了阀切换操作引起的基线波动及流量归零引起的基线波动。按所选定的2DGC的分析流程和色谱条件,可完成上述6种组分的测定,各组分无损失,分析时间为1h。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氢气的检出限(3S/N)依次为0.001 5%,0.001 0%,0.001 5%,0.15%。上述4种气体组分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依次为0.50%,0.20%,0.20%,0.40%。经显著性检验,2DGC的分析结果与质谱和一氧化碳检测仪的分析结果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三硝基甲苯爆炸后空气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氢气、氮气和氧气为常量成分。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气相色谱-微池电子俘获检测器(GC-μECD)快速定量分析SF_6的方法。采用十通阀进样,以相同规格的5?分子筛柱作为分离柱和分析柱,通过气阻稳流、分离柱与分析柱前端压力的匹配解决了色谱分析基线的波动;通过阀切换除氧技术提高了SF_6气相色谱分析速率。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单个气体样品的分析时间为1.0 min,SF_6的体积比在1.51×10~(-12)~4.97×10~(-8)L·L~(-1)内与其峰高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30×10~(-12) L·L~(-1),测定下限(10S/N)为4.80×10~(-12)L·L~(-1)。采用所建立的方法连续10次分析环境空气样品,SF_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1%。  相似文献   
3.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 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KN3)n(n=1~5)团簇各种可能的结构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 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 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电荷分布和稳定性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叠氮化合物中叠氮基以直线型存在, KN3团簇最稳定结构为直线型, (KN3)n(n=2~3)团簇最稳定结构为环形结构, (KN3)n(n=4~5)团簇最稳定结构是由(KN3)2团簇最稳定结构形成的平面和空间结构. N-N 键键长在0.1156~0.1196 nm之间, N-K键键长在0.2357~0.2927 nm之间; 叠氮基中间的N原子显示正电性, 两端的N原子显示负电性, 且与K原子直接作用的N原子负电性更强, 金属K原子与N原子之间形成离子键. (KN3)n(n=1~5)团簇最稳定结构的IR光谱最强振动峰均位于2180~2230 cm-1, 振动模式为叠氮基中N-N键的反对称伸缩振动. 稳定性分析显示, (KN3)3团簇具有相对较高的动力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张致龙  陈玉红  任宝兴  张材荣  杜瑞  王伟超 《物理学报》2011,60(12):123601-123601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水平上对叠氮化合物(HMgN3)n(n=1–5)团簇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 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成键特性、电荷分布、振动特性及稳定性进行理论研究. 结果表明:HMgN3团簇最稳定结构为直线型;(HMgN3)n(n=2,5)团簇最稳定结构为叠氮基中N原子和金属原子相连构成Mg–N–Mg结构;(HMgN3)n(n=3,4)团簇最稳定结构为叠氮基与Mg原子相互链接形成的环状结构. 团簇最稳定结构中金属Mg原子均显示正电性,H原子均显示负电性,叠氮基中间的N原子显示正电性、两端的N原子显示负电性,且与Mg原子直接作用的N原子负电性更强. Mg–N键和Mg–H键为典型的离子键,叠氮基内N原子之间是共价键. 团簇最稳定结构的红外光谱分为三部分,其最强振动峰均位于2258–2347 cm-1,振动模式为叠氮基中N–N键的反对称伸缩振动. 叠氮基在团簇和晶体中结构不变,始终以直线型存在. 稳定性分析显示,(HMgN3)3团簇相对于其他团簇更为稳定. 关键词: 3)n(n=1–5)团簇')" href="#">(HMgN3)n(n=1–5)团簇 叠氮基 密度泛函理论 结构与性质  相似文献   
5.
不同应力路径下盐岩破坏声发射时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多功能系统和声发射监测系统,对不同应力路径下的盐岩破坏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在试验结果基础上,分析了盐岩常规单轴加载、分级加卸载和多级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时序特征和变形特征。试验表明:盐岩常规单轴加载变形表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声发射信号阶段性特征也比较明显;分级加卸载试验中,存在比较明显的记忆效应,在低应力水平有较明显的声发射Kaiser效应,而在70%峰值应力卸载再加载时,则出现Felicity效应;多级加载试验表明,在低应力水平稳压对盐岩造成的损伤不大,很少有新生裂纹;而在高应力水平稳压时,会有大量由新生微裂纹和裂纹扩展产生的声发射事件。  相似文献   
6.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G*水平上对碱金属氮化物(K3N)n(n=1,…,5)团簇各种可能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其成键特性、电荷分布、振动特性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的增大,(K3N)n(n=1,…,5)团簇的最稳定结构逐渐由平面结构向空间立体结构转变,(K...  相似文献   
7.
陈玉红  杜瑞  张致龙  王伟超  张材荣  康龙  罗永春 《物理学报》2011,60(8):86801-086801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H2分子在Li3N(110)晶面的表面吸附. 通过研究H2/Li3N(110)体系的吸附位置、吸附能和电子结构发现: H2分子吸附在N桥位要比吸附在其他位置稳定,此时在Li3N(110)面形成两个-NH基,其吸附能为1.909 eV,属于强化学吸附;H2与Li3N(110)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是H 1s轨道与N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3N(110)')" href="#">Li3N(110) 2')" href="#">H2 吸附和解离  相似文献   
8.
激光剥蚀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化学元素检测方法,它具有样品前处理简单、多元素同时测定、高通量、高灵敏度、宽线性范围以及原位分析等优点。同时,激光剥蚀可以与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串联用于稳定同位素组成测定,不仅避免了繁琐的样品前处理,同时还可应用于固体样品的微区原位同位素分析,揭示微观尺度上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LA-ICP-MS已广泛应用于地质、考古等领域,其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相对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该文总结了近年来LA-ICP-MS的环境分析方法开发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纳米技术在医药、工业催化、食品及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人造纳米颗粒被大量生产并最终不可避免地进入自然环境, 进而造成潜在的环境和健康风险. 目前, 纳米材料已经被认为是一类潜在的环境污染物. 准确示踪纳米颗粒的来源和环境转化过程是评价其毒理学效应和进行精准污染管控的重要前提.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颗粒溯源技术的新进展, 包括多维化学指纹技术、非传统稳定同位素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和环境DNA标记技术等, 并对纳米颗粒溯源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H2分子在两种Li3N(100)晶面的表面吸附情况.通过研究Li3N(100)/H2体系的吸附位置、吸附能和电子结构,发现H2分子在Li3N(100)晶面主要是化学吸附,但也可以发生物理吸附.在表面终止原子为Li和N的Li3N(100)表面,吸附的最稳定结构中H2分子被解离,最终H原子分别趋于两个N原子的顶位,形成两个NH基,吸附能为5.157 eV,属于强化学吸附;此时H2分子与Li3N(100)表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源于H1s轨道与Li3N表层N原子的2s,2p轨道重叠杂化的贡献,且N—H键为共价键.在表面终止原子为Li的Li3N(100)表面,吸附的最稳定结构中H2分子也被解离,H原子趋于穴位,吸附能为2.464 eV,也属于强化学吸附;此时Li和H之间为较强的离子键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