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贡献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技术进步诸多因素进行处理,对国民经济增长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等增长要素的贡献作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考虑休闲的技术进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一个考虑休闲的一般内生技术增长模型,并对模型在一般意义下进行了均衡分析与动态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社会达到最优化时全社会都参与到生产发展及技术研究中去。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与效率——基于细分行业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6-2007年我国工业36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转型期我国工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其分解要素的波动情况。实证研究表明,1996-2007年我国TFP平均为4.76%,并呈逐步上升趋势;TFP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平均来说,TFP增长的85.50%来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因为技术效率的提高使TFP平均每年提高了0.94个百分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对TFP的贡献年平均0.52个百分点,并有较大的波动;而因为规模总报酬递减的影响,TFP每年反而下降了0.78个百分点。通过经济增长来源分析,我国工业经济增长由主要靠资本驱动逐渐向靠技术创新驱动转变,转型期经济增长方式已表现为集约型。 相似文献
5.
Noel D. Uri 《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1983,7(6):399-404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mpirical basis for the suggestion that both disembodied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mbodied technical progress in the capital stock and in labour have been important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period 1947–1980.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using a 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production function suggest that disembodied technical progress has been about 3% per year, embodied technical progress in the capital stock is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3 to 4% annually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significantly enhances labour productivity. Finally, when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the underlying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is examined, the period 1971–1980 gives rise to some inconsistency. 相似文献
6.
对一类带有时滞的非线性中性技术进步的资产投资系统的资产积累率的最优控制问题进行了讨论,运用积分方程和Banach理论,得到了最优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7.
对一类带有时滞的中性技术进步的资产投资系统,运用积分方程和泛函分析理论,讨论了此非线性资产投资系统的积累率的辨识问题.利用Banach空间理论,得到了辨识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8.
王战平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40(23)
讨论了一类非线性中性技术进步与投资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利用Lyapunov函数,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系统稳定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带有时滞的中性技术进步的资产投资模型,此模型为含有非局部和时滞边界条件的分布参数系统.运用泛函分析和积分方程理论,证明了系统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得到系统解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历来是国内外学者关心的热门问题.本文研究了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总结了技术进步的测算方法,提出了一个基于投资控制模型的测算技术进步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