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6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本文针对一个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主要研究零售商如何设计提前订货折扣来吸引顾客提前订货;而供应商如何根据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设计零售商提前订货资金的付款时间等问题。在供应商-Stackelberg框架下,以期望利润为目标,建立了相应的决策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求解,给出了不同市场环境下供应商要求零售商支付提前订货资金的策略。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理论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回收再制造与定价决策模型及供应链协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定负责废旧产品回收再制造的生产商为主导者.针对单生产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逆向供应链,分析了Stackelberg博弈(分散式控制)下和合作(集中式控制)下的零售价和回收再制造率决策,发现集中式供应链的利润较高,给出了协调供应链的利润共享合同.针对单生产商和n个竞争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分析了一主多从Stackelberg博弈和联合决策,结果表明供应链合作可降低产品的零售价格、提高回收再制造率和供应链总利润,进而给出了协调单生产商和n个零售商决策的利润共享合同.最后的算例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协调合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个制造商和两个具有竞争性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两阶段博弈模型.首先考虑下游零售商之间的Stackelberg博弈,然后又以整体最优讨论制造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的两阶段博弈模型.数字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不仅能提高制造商的利润,而且能改善销售商的利润,特别是对于供应链成员之间具有较高的竞争强度.  相似文献   
4.
考虑一个受控制的交通网络,一类用户属于领导者,按照系统最优原则选择出行路径;另一类用户属于跟随者且具有不完全信息,按照Logit型随机用户平衡原则选择出行路径.建立了描述这种Stackelberg博弈下的混合平衡出行行为的变分不等式模型,给出了满足此种混合平衡的交通网络的效率损失上界,结果表明,效率损失上界与被研究的交通网络拓扑结构,交通需求及控制系数有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在混合渠道下零售商创新投入对供应链的影响,分析了零售商创新成本系数信息对称和不对称两种情况下各方的决策变量和利润受创新成本系数,制造商对零售商创新信息掌握的不确定性程度,需求转移系数,市场潜力及创新潜力等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制造商总能通过信息分享受益,另外得到了零售商愿意分享成本信息以及使得供应链整体受益的条件,这些为制造商信息分享决策提供了依据。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对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主从竞争供应链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两条均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竞争供应链模型,链间采用Stackelberg博弈,而链内分别考虑制造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两种情况.考察了在链内企业实力不同时对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有何影响.分析了当企业实力发生改变时,对己链以及他链成员的最优决策有何影响.最后对反映供应链竞争程度的(?)_i做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任何供应链内部主导权的改变对链与链之间的竞争没有影响.链内企业之间的博弈只是一种内耗.当两条链实力旗鼓相当时,后进入市场的供应链具有"后动优势"以及竞争加剧对各方都有利.  相似文献   
7.
在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体系框架下,针对采购双方动态交互决策过程建立了以供应链中核心生产企业为主方,供应商为从方的Stackelberg博弈-协同模型.基于最优性分析讨论了准时采购过程中双方决策的交互影响关系,分析了Stackelberg均衡解的必要条件.最后提出了该模型的内嵌内点法的模拟退火算法.  相似文献   
8.
将公平偏好理论引入一对一两级供应链运作之中,以零售商和制造商均为公平中性时的决策结果为参照,分别基于FS模型和BO模型研究零售商公平偏好对供应链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模型下零售商的定价决策保持不变;但BO模型与FS模型零售商存在有利不公平厌恶偏好下,制造商的最优批发价格均大于零售商公平中性时的情形,导致零售商的最优利润小于其公平中性时的情形;FS模型零售商存在不利不公平厌恶偏好时,制造商采取批发让价行为,零售商获得比其公平中性时更多的供应链利润.  相似文献   
9.
返利作为一种典型的拉式促销策略,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文章针对由一个返利制造商和一个风险厌恶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考虑到消费者对返利的敏感程度不同,通过建立集中决策和两种分散决策模型,研究返利制造商和风险厌恶零售商的定价策略,并分析零售商风险厌恶程度、返利敏感系数及返利兑现率等对供应链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中决策下返利值和整个供应链的期望利润最高,零售商主导情景下次之,制造商主导情景下最低;无论谁主导渠道,制造商的返利值和期望利润都随着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零售商的期望利润随着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加而减少,而风险厌恶程度对零售价格的影响取决于谁主导渠道和返利兑现率.进一步,文章还设计了两部定价契约对供应链进行协调,发现两部定价契约实现了供应链的协调.最后,文章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并得出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0.
肖敏  张耀 《运筹与管理》2022,31(7):146-151
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回收商和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运用Stackelberg博弈对产能约束下制造商的合作策略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制造商始终有与回收商或零售商合作的经济动机,且当产能较小时,更倾向于与零售商合作;反之,则更倾向与回收商进行合作。此外,相对于无合作模式,不同合作策略对于回收率、供应链整体利润、新产品与再制品总体环境影响程度以及消费者剩余的影响会随着制造商产能大小的变化发生改变,而不同合作策略对于总体环境影响程度的影响与制造商的再制造水平也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