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1.
中国2000-2015年的186组CPI指数所体现的变化规律,可以用通道原理来描述.通道类似于交通图中的道路,依据切比雪夫最佳逼近原理,以CPI函数为中心线,以极小化最大正负误差为边界线,包含了所有的CPI数据,是一条具有最大安全范围意义的数据通道.假设端点数据是建立在零误差基础上的最大权重数据,未来短期内CPI指数的变化不存在突变,或存在突变但其误差不大于通道内的最大正负误差,则通道的延伸可以预测未来CPI指数的变化,以及变化的波动范围.介绍了CPI通道的基本原理与方法、适用范围、判别法则、具体算法等.通过多个数据处理实例,说明了直线通道具有简单易懂、直观性强、计算方便、适用范围广、符合性较好等特点,验证了未来短期CPI指数变化基本是可知与可控的. 相似文献
2.
司颖华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4,(22)
针对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与CPI、CPI分类指数构建了长期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短期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一方面,CCI和CPI、各个CPI分类指数之间不仅存在时滞性的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存在短期调整特征.另一方面,CPI和CPI分类指数与CCI的动态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分析CCI对价格预测作用时,在关注CPI和CPI分类指数的同时,也需要关注CCI与CPI分类指数的长期均衡和短期调整的时滞性,以便更好地发挥CCI预测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功能.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