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关于要素不可控条件下的DEA模型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DEA模型的实际应用中 ,往往要求某些要素的投入是不能改变的 ,即这些要素对于决策者是不可控的 .1 986年 ,Banker和 Morey为了克服此类问题 ,提出了具有固定不变投入的 DEA模型 ,被称为要素不可控条件下的 DEA模型 .详细研究了要素不可控条件下的 DEA模型 ,并且建立了要素不可控条件下的DEA(弱 )有效性与 (弱 ) Pareto解的等价关系 相似文献
2.
DEA中连续C~2R模型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苓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38(18)
在DEA中的C2R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决策单元输入与输出为[0,1]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建立了在一个时间区间内评价决策单元间的相对有效性的连续C2R模型以及其对偶模型,同时给出了决策单元的效率定义和弱DEA有效、DEA有效的定义.同时得到了弱对偶定理,从而初步构建了连续C2R模型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传统数据包络分析要求输入输出数据为精确数,然而在某些实际应用中,区间形式的数据相较于精确数更容易获得.将区间数转化为白化值,并基于传统C~2R模型提出了基于白化值的区间C~2R模型.考虑到决策单元的有效性不易通过基于白化值的区间C~2R模型来判断,因此将非阿基米德无穷小概念引入到上述模型,构建了具有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区间C~2R模型.此外,还给出了用于判断决策单元有效性的区间目标规划方法:分别通过G_(IC~2R)模型和WG_(IC~2R)模型判断决策单元是否为区间DEA有效与区间弱DEA有效. 相似文献
4.
本在[1][2]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灰色DEA模型G-C^2R的有效性概念,并给出了有关性质。 相似文献
5.
基于C~2R模型和BCC模型,测算2000-2016年我国碳排放"总量控制"效率,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投入冗余率与产出不足率方面测算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