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9篇 |
力学 | 14篇 |
综合类 | 8篇 |
数学 | 203篇 |
物理学 | 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如同根据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从欧式看涨期权市场价格中反求隐含波动率一样,从信用违约互换的价格中提取隐含违约概率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存在很多困难.传统的自助法存在很大的缺点,并有可能得出不符合现实的结果.本文采用基于一段时期的条件违约概率的新的优化方法来替代基于自助法的瞬时远期违约概率,该方法有很多优良特性,会得出比传统方法好得多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基于KMV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KM V框架的基础上对股权价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改进后的方法,计算出1999年至2006年各年所有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理论违约率、企业价值、股权价值等指标数据.从分析的结果来看,上市公司规模对信用风险有一定影响,上市公司规模越大,信用风险越小,公司规模越小,信用风险越大.从违约风险的变化情况看,2003—2006年上市公司的违约距离呈下降态势,说明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违约风险加大.对比沪深300上市公司股改前和股改后信用状况,发现股改前后信用状况有显著不同,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违约风险变大.通过违约距离的敏感性分析,认为股权价值波动率对违约距离最敏感. 相似文献
5.
借助于美国破产保护法第十一章,违约公司获得-个额外的违约观察期过程,通过纳什均衡原理对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进行重新分配,利用巴黎型期权的定价思想来刻画具有这种违约观察期过程的股票与公司债券的定价模型,并从股东权益最大化,把股票的定价模型归结为-个自由边界问题,进而通过偏微分方程方法(PDE)推出股票与公司偾券价格的闭合表达式和最佳违约边界解的显式表达式;同时文章还对公司的最优杠杆,清算概率和信用利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7.
讨论了一类具有非线性传染力的阶段结构 SI传染病模型 ,确定了各类平衡点存在的阈值条件 ,得到了各类平衡点局部稳定和全局稳定的条件 . 相似文献
8.
一个多因子信用违约互换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一个违约互换的多因子的简化模型,通过测度的转化并求解一个多变量Riccati常微分方程而得出了这个模型的解析解.此模型是Duffie-Pan-Singleton(2000)模型的特例,但是这个模型存在解析解,而Duffie-Pan-Singleton模型并不存在解析解.模型的解析解对获得直觉的判断和进行模型的计算都非常有帮助,而且模型的解析解对实证检验也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度量金融市场中因相互关联而引发的风险传染效应,并充分体现其时变性与频繁性,立足高频数据并结合时变测度模型进行分析可能是较为合适的方法。基于此,文章在时变传染效应测度模型基础上,以我国金属期货高频交易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得出结论:(1)市场间存在的时变风险传染效应是该市场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2)高频数据呈现的传染现象受传染源市场波动影响大,而受前期传染效应的滞后影响小,该现象表明针对传染源的及时处理是控制风险传染的有效途径;(3)兼顾时变与高频因素的传染效应其影响程度与市场价格波动及已实现波动呈反比,该现象表明波动较大或前期波动大的市场受相关市场风险传染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
曹洁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7,(7):36-43
分别选取WIND商品指数和CRB指数作为衡量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及国际商品期货市场综合价格的指标,利用时变SJC-Copula模型构建两者之间的动态相依结构,通过动态的尾部相关系数来探究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与国际市场间的尾部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品期货市场与国际市场间的上尾相关性要强于下尾相关性,即当商品期货价格上涨时,两个市场间更易发生风险传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