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ARCH(1,1)模型及其在汇率条件波动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检验人民币/日元汇率与波动的时间序列特征,证实存在简单单位根过程及条件异方差性。计算表明,其汇率变化率的ARMA及ARMA/GARCH组合模型的建模不成立,GARCH、EGARCH、IGARCH模型的建模效果接近,且GARCH(1,1)拟合效果最好。GARCH(1,1)模型的跨度为一年的样本外条件异方差预测,显示出该年末汇率的震荡,与实际情况一致。GARCH(1,1)是汇率数据建娱的首选模型。 相似文献
2.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在间接标价法下对论文中所用到的汇率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三个必要条件给出了结论和证明(弹性法);在经济理论及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论文中所需要的所有模型并且根据模型对相关经济问题利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我国满足汇率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必要条件;出口增加有助于GDP的增长,进口增加对GDP的影响是反向的且随着进口增加这种影响逐渐减弱最终趋于零. 相似文献
4.
非线性组合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动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神经网络中的反向传播算法 (BP算法 ) ,结合组合预测模型的思想 ,得到一种非线性组合预测方法。通过对人民币长期汇率的五种模型计算、比较分析 ,以及对一产品市场行情分析 ,说明我们提出的非线性组合预测是一种有效的预测分析工具 ,适合于象人民币汇率制定等需综合多种理论来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计和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均衡汇率模型的核心是分析基本经济因素变化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并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着的系统联系来估计均衡汇率。通过现代计量经济分析发现,国内投资、经济增长、利用外资效果和对外贸易状况,是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的长期决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变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房价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汇率影响房价的机制,利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房地产价格指数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共30组数据(2005,07~2007,12)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使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与我国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房地产价格产生正向影响,人民币升值是引起房价上涨的格兰杰原因.在现阶段,控制因人民币升值而进入中国的境外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市场,有利于保持我国房地产价格稳定. 相似文献
8.
基于GARCH模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汇率波动日趋复杂.鉴于GARCH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汇率时间序列的尖峰厚尾特征,本文采集了2003~2007年之间的1069个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日值,应用GARCH模型进行分析,证实了我国外汇市场确实存在ARCH效应,且GARCH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数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CGE的人民币升值影响测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应用到人民币升值影响测算中,建立了基于CGE的人民币升值影响测算模型,该模型包含18个生产部门和4个国外账户.基于2007年数据,应用该模型模拟了人民币以5-40%不同幅度的升值情景,在其他因素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静态地测算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发展以及社会福利等三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对我国的产业发展与社会福利造成灾难性影响.特别地,当升值幅度大于20%时,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造成严重的经济危机与社会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决定人民币均衡汇率因素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了之前关于均衡汇率的研究以及非参数检验确定了影响人民币汇率的5个因素,并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参照基础,采用Engle-Granger两步法得到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的估计模型。结果发现E-G两步法的模型存在较强的共线性。因而在沿用了E-G两步法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采用岭回归估计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估计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在2002年至2005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长时期被低估,因而人民币的确面临着一定的升值压力.而2005年的汇率制度改革以及2个百分点的升值使这一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