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1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曹义 《数学季刊》1991,6(3):105-105
本文定义了函数芽的一种V等价关系,并给出函数芽有限V决定的充要条件。同时得出函数芽I决定和∞决定的条件。并且定义了理想I,使函数芽I决定的判定定理有着十分简明的形式,而且作为一个推论直接给出函数芽∞决定的条件。设E_是全体C~∞函数芽(R~n,0)→R所构成的环。m_={f∈E_|f(0)=0},可以证明它是E_。  相似文献   
2.
曹义 《数学学报》1991,34(2):234-241
本文给出判别映射芽有限决定的一个代数条件和映射芽的?决定性和V_q决定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Morse Lemma是奇点理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结论。[1]的作者称其文中的定理1和定理2是Morse Lemma的推广。为此我们愿就[1]中的几个问题与[1]的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4.
In the paper [1], the author told us that he provides new proofs for the three classical theorems on real singularity theory: Mather's two theorms, and the splitting lemma. And in the paper [2], the author used this method to catastrophe theory.The journal "Mathematical Reviews" ever commented the above papers successively in Vol.57, No.3 (1979) and Vol.58, No.3 (1979).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proofs about Mather′s theorems Ⅰand Ⅱ in [1] are wrong, and then presents an counter-example to show that the corollary and conjecture are false.  相似文献   
5.
伪装涂层材料的二向偏振散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标的偏振散射特征研究是偏振遥感应用的基础。在不同的条件下测量了伪装涂层的偏振参数,研究了入射角、观测方位角对涂层偏振散射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伪装涂层的面散射会产生较大的偏振度,而体散射具有消偏振效应;深色涂层因为面散射起主要作用而具有较大的偏振度;涂层散射光的偏振度与入射角成正比,在观测方位角接近镜面反射方向时最大,随着方位角的增加而迅速减小;草地的偏振度很小,与伪装涂层形成鲜明对比。利用偏振遥感可以有效地识别草地背景中的伪装目标,偏振测量在遥感和目标识别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曹义  陆云 《化学通报》2017,80(6):539-543
以取代水杨醛和3-氨基噻吩为原料合成了三种水杨醛类席夫碱,探讨了水杨醛结构中酚羟基对位取代基结构变化对于该席夫碱探针的激发态内质子转移过程、pH响应和金属离子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取代基团的推、吸电子能力,可调节酚氧负离子对活泼氢的束缚能力,进而影响这些席夫碱分子的激发态内质子转移性能。同时,酚氧负离子的电荷密度也决定了其与阳离子的配位能力,从而表现出不同结构的席夫碱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和灵敏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In the paper [1], the author told us that he provides new proofs for the three classical theorems on real singularity theory: Mather′s two theorms, and the splitting lemma. And in the paper[2], the author used this method to catastrophe theory. The journal "Mathematical Reviews" ever commented the above papers successivelly in Vol.57, No.3 (1979) and Vol.58, No.3 (1979).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proofs about Mather's theorems I and Ⅱ in [1] are wrong, and then presents an counter-example to show that the corollary and conjecture are false.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一个十分简单的例子说明[1]对整体的Borel定理的证明是错误的.为此, 还须介绍函数芽和函数芽序列一致收敛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判定引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