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15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研究了原位聚合法制备聚酰胺/聚苯胺导电纤维,并对制备的复合纤维进行红外及光学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聚苯胺与纤维成功复合。对制备的复合纤维进行电导率测试,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探讨了苯胺单体在不同的条件下聚合对纤维电导率的影响,并讨论了反应温度对聚合过程和电导率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纤维经30%的甲酸溶液预处理20min,苯胺单体浓度为0.8M,氧化剂过硫酸铵浓度为1M,掺杂酸为盐酸,浓度为0.8M,冰水浴条件,反应时间为4h,得到的聚酰胺/聚苯胺导电纤维的电导率为3.7S/m。  相似文献   
3.
双核三联吡啶钌(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谱和电化学性质;三联吡啶;双核钌(Ⅱ)配合物;光谱法;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自由基聚合的模块化教学及难点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基聚合作为高分子化学的重点内容,内容丰富,难点较多。本文拟对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模块化教学方法进行介绍,并尝试对自由基聚合的动力学链长、聚合度及链转移这一难点内容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5.
图G=(V,E)的每个顶点控制它的闭邻域的每个顶点.S是一个顶点子集合,如果G的每一个顶点至少被S中的两个顶点控制,则称S是G的一个双控制集.把双控制集的最小基数称为双控制数,记为dd(G).本文探讨了双控制数和其它控制参数的一些新关系,推广了[1]的一些结果.并且给出了双控制数的Nordhaus-Gaddum类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自由基共聚合是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进行的自由基聚合,在聚合物改性,丰富聚合物品种,研究单体和自由基的相对活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自由基二元共聚的几个难点内容进行了深入解析,并对教材部分内容进行补充讨论,籍此厘清概念,强化重点,提高高分子化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强色指数的一个新的上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图的强色指数的一个新的上界,并指出几类恰好达到该上界的图,从而改进了Erodoes和Nesetri的强色指数猜想,在某种意义上证明了这个猜想。  相似文献   
8.
路与完全图的笛卡尔积图和广义图K(n,m)的关联色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ichrd A.Brualdi和J.Quinn Massey在[1]中引入了图的关联着色概念,并且提出了关联着色猜想,即每一个图G都可以用△(G)+2种色正常关联着色.B.Guiduli[2]说明关联着色的概念是I.Algor和N.Alon[3]提出的有向星荫度的一个特殊情况,并证实[1]的关联着色猜想是错的,给出图G的关联色数的一个新的上界是△(G)+O(Log(△G)).[4]确定了某些特殊图类的关联色数.本文给出了路和完全图的笛卡尔积图的关联色数,而且利用此结果又确定了完全图Kn的广义图K(n,m)的关联色数.  相似文献   
9.
设计合成了以哌嗪为电子给体,2,2′∶6′,2″-三联吡啶为电子受体的超分子聚合物构筑单元PPTPY,通过Zn2+、Cd2+诱导自组装聚合,得到相应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PPTPY-Zn和PPTPY-Cd,并通过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剂中,其最大吸峰位置相对于聚合前分别红移了74nm和59nm,聚合物PPTPY-Zn和PPTPY-Cd的固态膜荧光发射峰在549nm和552nm,且半峰宽为111nm和113nm,荧光颜色表现为橙光发射。循环伏安性质研究表明,单体和聚合物均表现出明显的氧化峰,PPTPY-Zn和PPTPY-Cd的起始氧化电位分别为0.75V和0.79V,均低于PPTPY的0.84V。  相似文献   
10.
以4,8-二酮苯并[1,2-b:4,5-b′]二噻吩为原料,合成了两种新型的2,2′ ∶6′,2″-三联吡啶修饰的苯并二噻吩电子给-受体结构分子(M1和M2),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元素分析表征。用UV-Vis, FL, TGA和CV研究了M1和M2的性能。结果表明:M1和M2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T5)分别为335 ℃和430 ℃。由于电子给-受体结构的存在,M1和M2均表现出明显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跃迁(ICT),其最大吸收峰分别为446 nm和468 nm,荧光发射峰分别为517 nm和552 nm;起始还原电位分别为-0.57 eV和-0.62 eV,起始氧化电位分别为0.69 eV和0.87 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