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数学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研究手段的日益丰富,理论研究者和实证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从各个角度分析同一问题,由此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论。多样性解答择优就是研究如何从这些不同的解答中找到更合适的解答。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多样性解答择优的统计应对策略。从样本自识别建模和评价评委问题出发,本文利用统计方法探讨一类多样性解答择优问题—"推广的评委评分"问题,并提出了统计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我国国税局和地税局在税收征管上的合作问题。首次应用双重委托一代理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经济分析。研究发现,国税局和地税局在税收征收和税收监管上完全合作时,相对而言,能最大化它们的总效用;而当国税局和地税局只在税收监管上合作时,税收征收上的“正外部性”将导致相对“过剩”的监管;最后,如果国税局和地税局完全不合作时,监管上的“搭便车”效应是影响博弈结果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多种盈余管理动机的复合效应是产生盈余平滑。本文基于此认为稳定的盈余管理目标促使管理层选择盈余平滑策略,该论断可通过建立会计盈余的均值回复模型来验证。盈余管理策略也促发了对应计项的调整,该论断可通过建立一个简化的现金流盈余反应模型来验证。基于该简化模型可从盈余管理中分解出年度审计效应(实质来源于短期盈余管理行为)和跨年效应(实质来源于长期盈余管理行为)。实证部分对报告的会计盈余的均值回复性、盈余管理的年度审计效应和跨年效应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公司管理层有比较稳定的盈余管理目标,并在非年报季度有较强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年内盈余管理效应异于跨年盈余管理效应。实证结论符合理论预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描述了房地产投资与GDP间关系在以2001、2008年为分界点的三个时期上的不同特征;其次用变结构协整模型侦测协整关系的结构变点;再次利用分段协整检验、邹氏断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变点做进一步验证。结论如下:房地产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上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两者关系的发展呈现三段式:2001年之前两者尚未形成长期均衡关系,协整关系不显著,1998年到2001年是形成期;2001年之后两者形成了长期均衡关系,表现为协整关系比较显著;2008年之后协整关系脱离原均衡水平,向高位发展。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督与调控,促使其与国民经济保持长期均衡,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全球经济、金融的重要地位和风险管理中可能造成的核心影响成为次贷危机后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首先构建了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价体系,并利用主观均匀赋权方法,给出16家上市银行2004-2014年的动态评价结果;其次利用归一标准化的熵值法对该主观赋权结果进行校验,结果发现在动态时间中该指标体系的主、客观赋权结果除了对商业银行有很显著的梯队区分度外,还保持了较好的稳定和一致性.指标评价体系可为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资本要求等多方面管理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权证市场的特殊性,基于稀释效应、隐含波动率和非参数修正思想,提出适用于中国市场股本权证定价的非参数修正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时间外权证价格的预测。实证结果表明:在中国市场的权证定价和时间外权证价格预测准确性方面,基于稀释效应Ad hoc BS模型的非参数修正定价方法效果最好,相对优于不考虑稀释效应情况下的非参数修正定价方法,半参数定价模型以及参数定价模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我国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比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运用OLS、VAR、ECM、diagonal-BEKK、full-BEKK、scalar-BEKK对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的套期保值比率进行研究,比较了静态套期模型和动态套期保值模型的效果,并研究不同参数化形式对动态套期保值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动态套期保值在样本内要优于静态套期保值模型,但样本外效果却不是很好;另外,动态模型的不同的参数化形式对结果的影响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汇率风险对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经济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影响出口有两个途径,一是汇率变动(升值或贬值),二是汇率波动(汇率风险).2003年以来,中国一直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特别是来自美国和日本对人民币重新估值的压力;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否对出口产生负面效应,影响程度有多大,一直是这段时期的关注焦点.本文利用1990.01-2007.08间的月度数据主要从时间序列数据的季节效应分解(UCM)、自回归建模(自回归-GARCH)和动态条件相关系数(DCC)三个角度实证的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对美国出口的经济影响,几个不同的角度,都揭示了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减少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本文还发现汇率风险的增加会减少出口贸易的增速.通过动态条件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实际汇率对出口的解释能力为20%-30%;通过汇率对出口的弹性分析发现人民币月度汇率弹性为150~220(亿元/人民币兑美元);此外,近两年实际汇率升值起点滞后名义汇率升值起点1年左右,而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又滞后实际汇率的升值起点3-4个月.最后,本文指出通过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降低美元储备,转移汇率风险等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和对冲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Log-ACD模型和一类非参数模型,研究了股票价格持续上升时期和价格持续下降时期,交易量久期与价格变化的动态关系。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市场格局下,价格变化对交易量的影响会有显著区别。另一方面我们发现阈值的选取会影响交易量久期的统计性质,阈值变大时交易量久期的长记忆性会变弱。本文在理论上也有所创新,采用了本文前两位作者提出的新的方法估计Log-ACD模型的参数,该方法在误差服从厚尾分布时具有良好的统计性质。利用新的估计构造了Wald检验统计量,检验价格变化的方向对预期交易量久期是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