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化学   38篇
综合类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采用N-十六烷基-N-(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CHDAB)和丁烷-1,4-二(N-十六烷基-N,N-二甲基溴化铵)(G16-4-16)2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金属表面修饰剂,在石油醚/正丁醇/水混合体系中用KBH4还原HAuCl4制备出亲油性纳米金.其中,双子表面活性剂G16-4-16显示出更好的包裹分散作用,其包裹的纳米金粒径分布范围较窄,平均粒径为5.2 nm.将该纳米金颗粒分散在液态烷烃、甲苯和长链烷基醇等溶剂中可制成稳定的油基纳米流体.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跟踪热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该纳米流体显示了较好的热稳定性,在130℃稳定时间达20 h.采用点热源法测定了该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50℃时添加质量分数1.5%的纳米金可以使其导热系数增大约17%.  相似文献   
2.
以十氢萘为吸热型碳氢燃料的模型化合物,研究其在550~610℃和0.1~3.5MPa条件下的热裂解过程.实验表明:不同温度(特别是相对较高的590和610℃)下,十氢萘在0.1~2.0 MPa压力下的转化率增加较为显著;十氢萘热裂解的主要气体产物有甲烷、乙烷、乙烯、丙烷、丙烯和碳原子数大于3的组分(C3+)等;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甲烷、乙烯的含量随压力增加而降低;乙烷、丙烷、丙烯和C3+的含量随压力增加而增加.裂解的气相产物中烯烃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液相产物主要包括环戊烷类、环戊烯类、环己烷类、环己烯类、苯类、茚类、萘类和十氢萘异构化产物等.根据液相产物的主要成分,推测了可能的裂解过程.由十氢萘双自由基引发,自由基通过氢转移、β-断裂、异构化、脱氢和加成反应等方式继续反应形成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3.
以实验室合成的N-十二烷基-N-(2-羟乙基)-N,N-二甲基溴化铵(C12HDAB)和N-十二烷基-N,N-二(2-羟乙基)-N-甲基溴化铵(C12DHAB)分别与十二烷基硫酸钠、溴化钠复配,构筑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系统双水相.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过量的双水相(ATPS-C)为例,着重研究温度对ATPS-C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水相可在一定的温度区域内形成;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双水相区的组成宽度有所增大,相区位置略微移向阳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比例增大的方向;改变温度会使双水相发生相倒置现象,通过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测定相倒置温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助教是对研究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补充了本科教学教师资源。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需要加强对研究生助教的培训、指导、管理和考评,也需要加强课程教学的统一规范管理,加强对学生学习的督促和引导。本文探讨了基础化学实验研究生助教的教学经验,并对今后实验教学管理以及研究生助教的培养等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实例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理论语言与实验语言之间搭建桥梁,借助计算机"可视化"手段向学生展示实体实验难以描述的抽象概念。本课程从量子力学和分子力学出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7个实例,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分别计算了单分子的分子光谱、化学反应路径和溶液的微观异质性,帮助学生从微观层面形象化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有效克服了学生的畏难心理,显著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善了理论脱离实践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槲皮素抗氧化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预测了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分子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脱氢解离焓,分析了这些性质与分子活性位的关系,探讨了槲皮素分子的抗氧化活性,即与活性氧自由基·OH,·OOH和O2-·的反应机理.在B3LYP/6-31+G(d)水平下,计算得到的槲皮素分子脱氢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脱氢解离焓和氢提取过程的活化能都表明,槲皮素中的4'-羟基活性最高,最有可能参与自由基的清除.4'-羟基位的这种反应活性主要来源于相邻羟基之间的弱氢键相互作用.深入研究槲皮素分子的抗氧化机理,有助于更合理地设计和合成新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7.
通过表面化学修饰,制备了超疏水CaCO3/SiO2复合粒子,并用接触角测量仪检测疏水性能,当CaCO3与纳米SiO2质量比小于10:1时,可以制得超疏水复合粒子.基于表面修饰的CaCO3/SiO2复合粒子,对亲水涂料进行改性,当CaCO3与纳米SiO2质量比小于6:1时,可以制得超疏水涂层,且涂层疏水性随复合粒子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对复合粒子进行结构表征,探讨了基于CaCO3/SiO2复合粒子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理论计算及QSA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B3LYP/6-31+g(d)计算水平下,通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量子化学方法,对7种1-取代-2-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电子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它们的电离能、亲合能、化学硬度、化学软度、化学势、电负性、亲电性、分配系数、折射率、极化率、分子体积和分子表面积等参数.结果表明,在2-氨基苯并咪唑衍生物的1位引...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态法测定了自行研制的吸热型碳氢燃料ZH-100在加强氧化条件下的热氧化安定性能,用红外光谱检测ZH-100热氧化前后官能团的变化.结果表明,在160℃下加强氧化5h后燃料组分中除了原有的-CH3和-CH2-官能团外,还明显检出了羟基、羰基和碳碳双键3种官能团,红外分析结果很好地解释了燃料经加强氧化后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通过碘量比色法对氧化过程中生成的过氧化物进行定量分析,解释了燃料的热氧化反应机理,评价了3种抗氧化剂的效果.结果显示合适的抗氧化剂可以使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吸热型碳氢燃料在银、镧改性ZSM-5分子筛上的裂解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提高吸热型碳氢燃料的吸热能效,对HZSM-5分子筛进行了La^3 、Ag^ 离子交换改性,考察了吸热型碳氢燃料NNJ-150在HZSM-5及改性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裂解情况。结果表明,La^3 、Ag^ 离子交换改性催化剂提高了NNJ-150的裂解气中低碳烯烃的选择性(500℃,81.63%),并且改性催化剂和未改性催化剂的活性在35min内均未随进样时间下降,转化率也未降低(500℃,HZSM-5,64.62%;LaZSM-5,65.71%;AgZSM-5,68.75%)。实验结果表明,双金属离子改性可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