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完全免费   22篇
  力学   4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在岩石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路德春  江强  姚仰平 《力学学报》2005,37(6):729-736
在已提出的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岩石材料的力学特性,建立了岩石广 义非线性强度理论,该理论在$\pi$平面上的破坏函数为介于SMP准则和Mises准则 之间的光滑曲线,在子午面上的破坏函数为幂函数曲线. 通过已有不同岩石的真三 轴试验数据对岩石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的验证表明,岩石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可以 广泛地适用于各类岩石,描述其$\pi$平面上及子午面上的非线性强度特性;并利 用5种不同类型岩石的真三轴试验结果对岩石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和Hoek-Brown准 则进行比较,反映了所提岩石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含主应力轴旋转的土体本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元雪  郑颖人 《力学进展》2000,30(4):597-604
主应力轴旋转对岩土工程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纯主应力轴旋转、纯应力洛德角变化、多种因素变化、排水与不排水等方面较全面地描述了含主应力轴旋转情况下土体的基本变形特性.对当前较有影响的含主应力轴旋转的土体本构模型(基于一般应力空间的土体本构模型、运动硬化模型、边界面模型、土体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的完全应力增量表述等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提出了合主应力轴旋转的实验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与建立合主应力轴旋转的土体本构关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静压沉桩挤土机理探讨及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预制桩在静压沉桩过程中出现的挤土现象,从土体小主应力方向加载的角度考虑,视浅层土体的隆起为小主应力方向(水平向)加载引起大主应力(垂直向应力)增加所致.在已有的柱形小孔扩张理论基础上,通过引入考虑位移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提出了桩周土体隆起分界面表达式.利用该表达式分析浅层土体的隆起量,并利用Randolph提出的深层土体径向位移解析公式给出深层土体的变形量.最后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与本文的数值解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4.
斜拉桥塔锚固区光弹性应力分析与等倾线图像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鸿琦  唐明 《实验力学》1996,11(3):229-238
本文采用光弹性冻结应力法,对独塔斜拉桥塔锚固区进行了应力分析,给出了有关截面的边界应力分布及主应力迹线,从而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提取等倾线的方法──图像对数增强相减法,实现了等倾线与等差线条纹的分离,同时使条纹得到了细化,提高了处理等倾线的速度与准确度。编制了自动绘制主应力迹线的程序,利用它绘制了桥塔截面的次主应力迹线。  相似文献
5.
含主应力轴旋转的广义塑性位势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元雪  郑颖人 《力学季刊》2000,21(1):129-133
大量岩土实验与工程实践表明传统塑性位势理论无法合理反映岩土材料的基本变形机制。从塑性位势理论角度来看,当存在主应力轴旋转时,塑性应变增量与应力不共主轴,此时最一般情况下的塑性应变增量须用六个线性无关的塑性势函数来表述,从而提出含主应力轴旋转的广义塑性位势理论一般表达式。通过矩阵分析,将一般应力增量分解成共轴分量与旋转分量之和。在应力增量分解的基础上,提出含主应力轴旋转的广义塑性位势理论的分解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动态光弹性方法的主应力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励争  苏先基  王仁 《力学学报》1994,26(1):60-69
本文提出了动态光弹性、动态焦散线实验方法同边界元法结合的混合法,并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动态光弹性主应力分离的问题,首先对现有的多火花高速摄影系统进行了改造,在动态实验过程中,成功地得到了不同瞬时的清晰的动态光弹性的等差线条纹和动态焦散线系列图像,这样,便可提取不同瞬时的边界应力值、全场主应力差值及边界上的外载。继而提出用Laplace变换域上的边界元法来求解在冲击载荷作用下二维弹性模型全场的主应力和。最后,以受冲击载荷作用的圆盘为例,进行实验及边界元法计算,得到了分离的主应力场。  相似文献
7.
基于Hertz 理论圆柱和平面之间的滑动接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圆柱与平面之间产生摩擦滑动接触时,基于Hertz理论,推导了平面内应力分量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应力的分布,描述了应力分布的特点.在接触表面上,存在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拖动边的边缘,而最大压应力发生在导向边的区域.因此,如果接触平面因拉或压应力引起失效,首先会出现在接触表面;第一型裂纹的产生及扩展首先会发生在拖动边的边缘.剪应力,主剪应力及Von-M ises等效应力(当摩擦系数较小时)的最大值均会出现在接触体内,存在于导向边.因此,塑性滑移开始首先会发生在接触体内,然后,才扩展到接触表面.这些结论为工程应用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岩石多轴与常规三轴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各向异性应力状态下,岩石强度的中间主应力效应已被很多的试验所证实。基于真三轴试验结果和多轴强度准则,研究了同一中间主应力系数下岩石的多轴强度与常规三轴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中间主应力系数下,岩石的多轴与常规三轴的强度曲线具有相同的形式。对于常规三轴强度特征符合Mohr-Coulomb准则的岩石,中间主应力对岩石强度中的粘结效应影响明显,随着中间主应力系数的增大,粘结效应先增大而后降低;而其对岩石内摩擦效应的影响甚微,可以忽略。不同岩石多轴强度中间主应力效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该种岩石的内摩擦角,内摩擦角越大,其中间主应力效应越强烈。研究还表明,在已知中间主应力效应函数的前提下,可采用岩石常规三轴的强度参数直接作为其多轴强度准则的参数,这对于解决众多工程因缺乏真三轴试验数据而无法应用多轴强度准则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复杂应力状态下岩土材料非线性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将洛德参数引入统一强度理论,推导出材料的统一强度参数,进而分析中间主应力以及主剪应力系数对材料统一强度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邓肯张双曲线模型进行改进,使得该模型能够反映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粘土的平面应变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平面应变情况下,当b=0.4时,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粘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其强度参数。分析了洛德参数以及中间主应力系数对模型的影响,进一步说明岩土材料存在主应力效应。该模型能够反映不同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有其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恒定主应力偏转角下黏土不排水剪切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土的结构性、各向异性对其强度有影响.进行固结压力100kPa、主应力轴恒定偏转角为0°,15°,30°,45°,60°的恒定主应力轴偏转角的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分析了不同恒定主应力轴偏转角对饱和软黏土固结不排水剪切强度影响;推导了总应力控制恒定主应力轴偏转角剪切试验总应力路径,编制了总应力控制剪切三维点积分程序,对比恒定主应力轴偏转角饱和软黏土固结不排水剪切强度计算值与试验结果,表明程序能很好地反应各向异性对土剪切强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