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完全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力学 | 169篇 |
出版年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在钢弹侵彻素混凝土的全尺寸试验中测量弹丸减速度时间曲线的测试方法,该方法通过安装在弹丸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弹丸减速度并把数据同步传递给地面记录系统。用这种测试方法,在空气炮上进行了一系列半球形头部钢弹以150 ~400m/s 速度垂直侵彻素混凝土目标的试验,成功地测量了弹丸的减速度时间历程曲线。对减速度曲线中的高频成分进行了分析,第一次用试验证实了高频成分可能是弹体结构响应的推测。并对减速度曲线的一些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对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单调荷载及低周反复荷载的下受力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程序设计中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轴力二次矩,铺固钢筋的粘结滑移,混凝土的裂面效应,材料的双切线模量以及预应力的特点(包括次内力,预应力筋的应变滞后及其对混凝土裂面效应的影响等)等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典型算例表明,本文程序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数值分析中的本构关系,包括混凝土的本构关系,钢筋的本构关系,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了介绍与评述,对今后的发展趋势发表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功能的结构体系目标可靠度优化决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投资-效益”准则,提出了基于功能的结构体系目标可靠度优化决策的三种模型:概念模型、参数规划法模型和约束放松法模型;并根据最优性条件Kuhn-Tucher条件证明了当基于功能的结构体系可靠度约束均为作用约束时,参数规划法模型和约束放松法模型的等价性;最后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不同抗震功能的目标可靠度指标进行了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5.
砼受压全过程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本文利用MTS公司815.02型电液伺服实验系统对砼进行了等应变速率和单调和循环复受试验,测定了砼单调受压全过程的声发射特性和反复受压时砼弹性模量的变化,经研究发现与声光射相应的损伤能相对比和弹性模量的衰减比均可以表征砼的损伤发展程度,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文中还根据试验结果,给出所定义损伤随应变变化的关系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对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建立的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作了改进。根据压区理论得到混凝土的平均剪应力和平均剪应变关系,建立了能反映箍筋的抗剪作用的材料模型;此外,对结构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可能出现的各种响应现象进行了描述,以准确地预测梁破坏时不同位置截面上钢筋和混凝土的受力、变形及破坏情况。应用改进的材料模型,对爆炸荷载作用下的五个钢筋混凝土试验梁的动力响应和破坏形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数值方法能较好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弯剪和剪切等破坏形态。 相似文献
7.
爆炸荷载作用下影响RC梁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冲击、爆炸等强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是发生弯曲破坏。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当动荷载峰值较大、作用时间较短(脉冲荷载)时,钢筋混凝土结构易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其主要原因是脉冲荷载的高频成份丰富和加载速率高等特点容易激发结构构件中的剪切变形和剪 应力。本文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提出了一种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破坏形态的有限差分预报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了荷载加载速率、截面高度、混凝土强度、配筋率等对钢筋混凝土破坏形态的影响规律,并指出,随着荷载升压段加载速率、截面高度、主筋配筋率的增加或混凝土强度的降低,梁的破坏形态从弯曲破坏转变为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8.
9.
异型柱框架柱单元的非线性变形计算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提出了考虑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下降段和纵筋锚固滑移影响的钢筋混凝土异型(L、+、T)柱非线性变形计算方法,用该方法计算的“M-ψ”曲线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本构关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本构关系是混凝土结构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之一。针对这一基本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粘结本构关系的思路。采用不连续介质力学问题的界面元法,编制了三维问题的界面元分析程序,用以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性能进行细观力学分析。通过对两类测量粘结应力以及滑移的典型试件(单端拉拔试件和两端对拉试件)的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