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国内免费   36篇
  收费全文   18篇
  完全免费   734篇
  力学   78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应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含有镍包纳米Al2O3颗粒的镍基复合镀层。与快速镍镀层对比考察了该复合镀层高温硬度的变化,同时还从微动磨损角度考察了该复合镀层耐磨性和摩擦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快镍镀层相比,镍/镍包纳米Al2O3复合镀层具有更高的高温硬度和更好的抗微动磨损性能;复合镀层在400℃左右表现出较明显的强化趋势,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纳米Al2O3颗粒使复合镀层的结构致密和细化,在磨损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减轻粘着和降低摩擦的作用;复合镀层的微动磨损机理主要为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2.
摩擦学的三个公理   总被引:61,自引:14,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友柏 《摩擦学学报》2001,21(3):161-166
讨论了摩擦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应用基础学科,摩擦学在继承摩擦、磨损和润滑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理论成果和应用成果的基础上,没有建立与摩擦、磨损和润滑相比有所发展且与自身的定义和性质相适应并可以支持自身独立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提出摩擦学中存在3个基本公理:即第一公理——摩擦学行为是系统依赖的;第二公理——摩擦学元素的特性是时间依赖的;第三公理——摩擦学行为是多个学科行为之间强耦合的结果,由这些公理可以推导出一系列定理和相应的系,同时还讨论了用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描述含有摩擦副的系统的特性的方法,并给出了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3.
微动摩擦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55,自引:21,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微对摩擦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包括微动磨损、微动腐蚀和微动疲劳作了相当系统耐简要的综合介绍与评论,重点归纳分析了近10年来劝摩擦学的发展概况,并且分别就法国和国内有关研究工作作了集中评介。指出微动摩擦力学研究在发达国家的进展尤快,说明高科技的发展对这个学科领域研究要求的迫切性,应该引起我国摩擦学界和工程界科技工作者更多的关注,同时认为基础研究、工业应用研究和失效分析,都是微动摩擦学研究今后工作的重  相似文献
4.
高速切削刀具磨损表面形态研究   总被引:40,自引:8,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战强  艾兴 《摩擦学学报》2002,22(6):468-471
对立方氮化硼刀具、陶瓷刀具、涂层刀具及超细晶粒硬质合金刀具高速铣削灰铸铁、调质45#钢和淬硬45#钢时的刀具磨损形态及其磨损机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速切削条件下,不同刀具材料与工件材料匹配时的刀具磨损形态主要表现为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微崩刃、剥落和破损等;高速切削时刀具的前刀面磨损形态不同于常速切削时的磨损形态,即磨损不表现为月牙洼的形式,而是表现为切削刃处磨损最大的斜面磨损形式,前刀面磨损区域随切削速度提高而减小,但磨损深度增大.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高速切削刀具材料的设计、合理选用及刀具磨损控制.  相似文献
5.
材料的磨损失效及其预防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8,自引:8,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材料磨损失效的主要模式和引起磨损失效的各种可能因素及材料磨损失效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了材料磨损失效研究所面临的课题和开展磨损失效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纳米碳管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滑动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纳米碳管作为增强体制备了铜基复合材料,采用MM-220型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该复合材料的滑动磨损行为,并观察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磨损表面形貌及磨屑组成.结果表明,其磨损过程存在跑合和稳态磨损2个阶段,在稳态磨损阶段主要发生氧化磨损,同时也存在磨粒磨损.工作环境影响复合材料的耐磨性.纳米碳管体积分数在12%~15%时,可以较好地发挥其润滑和阻止基体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碳高钢系高速钢的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了不同成分的新型高碳高钢系高速钢,并与高铬铸铁对比考察了其耐磨性和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高碳高钡系高速钢的耐磨性明显优于高铬铸铁;其组织中的碳化物形态对耐磨性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具有细小及弥散分布的颗粒状MC型碳化物组织的试样的耐磨性最佳;其磨损机理为犁削和应力作用下碳化物的脆性碎裂及脱落。  相似文献
8.
Ni—P—纳米碳管化学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特性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化学镀方法制备了 Ni- P-纳米碳管复合镀层 ,研究了热处理对复合镀层微观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Ni- P-纳米碳管复合镀层比 Ni- P- Si C和 Ni- P-石墨镀层具有更好的摩擦磨损性能 ;在 6 73K条件下热处理 2 h后 ,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显著改善 ;除 Ni- P-纳米碳管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基本不变以外 ,其余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均降低 .  相似文献
9.
分形理论在摩擦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尺度独立的分形参数可使粗糙表面和磨屑形貌的表征简单明了,并使表征具有唯一性,易于识别;基于分形参数所建立的摩擦学研究模型的预测结果可望不受测量仪器分辨率和取样长度的影响,因而比传统的基于统计分析的模型更为合理和有效。综述了分形几何在粗糙表面的表征,接触,磨损预测和摩擦温度分布以及磨屑定量分析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指出了用分形理论研究摩擦学问题时应注意的着重点。  相似文献
10.
摩擦学复杂系统及其问题的量化研究方法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世荣  朱华 《摩擦学学报》2002,22(5):405-408
以摩擦学的三个公理为基础 ,提出摩擦学系统复杂性质的具体定义 ,即摩擦学系统的动力性、摩擦学系统的非线性、摩擦学系统的随机性、摩擦学系统的混沌性和摩擦学系统的分形性 ,并且指出摩擦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系统 ,因而将摩擦学研究与动力学相结合有助于摩擦学问题的定量化描述 .根据摩擦学系统及其行为的特定性质 ,从系统学观点出发 ,将摩擦磨损过程分为自组织阶段、混沌阶段和失稳阶段等 3个阶段 ,并提出了磨合吸引子的概念 ,同时讨论了研究摩擦学非线性复杂问题的正解和反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