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微裂隙和花岗岩的抗拉强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对不同温度热处理的花岗岩试件的裂隙微观特征及宏观力学性质的考察之后,建立了抗拉强度与微裂隙密度的关系。在理论模型要求的范围内,理论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该工作对设计储藏核废料,化学废料,热水和液化气的岩石仓库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通过拉伸实验研究了加载速率在1mm/min, 10mm/min, 100mm/min以及200mm/min范围内6020铝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质,结果表明这种材料有近似于理想弹塑性的性质,应力-应变曲线明显地表现为线弹性和线塑性的特点,而且加载速率对于该铝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质没有明显的影响.作为对比还测试了45#中碳钢在相同的加载速率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得出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无论屈服强度还是抗拉强度均有一定的提高,塑性有了一定的降低.最后,根据实验结果确定了该铝合金材料的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巴西劈裂法的饱水煤样能量耗散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饱水煤样拉伸破坏过程中的能量耗散规律,利用RMT-150B岩石力学实验系统对赵固二矿二1煤层煤样在自然和饱水状态下进行巴西圆盘劈裂实验,探讨了自然与饱水状态下煤样的应力、强度及能量变化。结果表明:巴西劈裂实验时,加载过程应力-时间关系与实验控制方式有关。采用载荷控制方式时,峰值前拉应力与时间呈良好线性关系,达到峰值时应力瞬间跌落为零,表现出明显脆性破坏特征;采用变形控制方式时峰值前拉应力与时间呈非线性关系,峰值后出现分次破坏特征;采用两种控制方式在巴西圆盘劈裂实验破坏前没有本质区别;两种状态下不同层位煤样抗拉强度和峰值能率存在差异,自然状态下层位煤样抗拉强度较高(1.80MPa),中层位煤样抗拉强度较低(1.23MPa),上层位煤样抗拉强度介于两者之间(1.52MPa),饱水后上中下层位煤样的抗拉强度和峰值能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抗拉强度平均软化系数分别为0.65,0.61和0.61,平均峰值能率降幅为36.0%,56.1%和40.6%;两种状态下煤样抗拉强度与峰值能率大致呈线性关系,表明抗拉强度越高的煤样,能量耗散越少,煤样抗拉强度越低,能量耗散越多。 相似文献
6.
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的复变函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方体劈裂试验是测定砼抗拉强度的间接方法,本采用平面弹性得籴方法对试验中的劈拉应力进行了求解,对求解中出现的应力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处理,最终得到了可靠的解析解,试验证明,带状加载时,破坏从中心开始,由格里菲斯准则给出了砼的抗拉强度公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广泛运用于轨道交通及边坡加固中,其力学性能的测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加载速率下GFRP锚杆的拉伸力学性能,分别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及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最大力总延伸率等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螺旋状变截面锚杆的轴向应变呈非均匀分布,由三维DIC得到的锚杆弹性模量结果一致性优于传统的接触式引伸计方法,GFRP锚杆几乎呈线性分布的应力-应变曲线表明该材料为典型的脆性材料。 相似文献
8.
初次室内模拟自然界导致土壤侵蚀的循环荷载作用,研究油松根系的轴向疲劳性能.结果表明:油松根系100次和1 000次疲劳后的抗拉力和抗拉强度均大于疲劳前根系单调轴向抗拉力和抗拉强度;油松根系轴向循环应力-应变滞回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周期循环特征,“滞回环”最初阶段为较饱满的“梭形”,具有较好的塑形变形和耗能能力,其间距较大,表现为“稀疏型”排列;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滞回环”间距越来越小,表现为“密集型”排列,趋于稳定;“滞回环”的加载段和卸载段均可用二次函数拟合,拟合曲线参数A、B、C除较小直径波动较大外,其余各根径的函数参数变化平稳;根系的疲劳轴向应变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部分,以第20次循环为界限,总应变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应变迅速增长阶段和应变缓慢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9.
Miguel Angel Sanchez Quintanill Manuel Jests Espin Jose Manuel Valverde 《Particuology》2014,(1):54-63
Geldart-A fluidized beds of fine particles experience a jamming transition between a fluid-like state and a solid-like state at a certain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that depends on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interparticle attractive forces with respect to particle weight, lnterparticle forces provide the bed with a certain tensile strength in the jammed state. In the work presented here we analyze the behavior of a fluidized bed of magnetic particles subjected to an externally applied magnetic field, which contributes to enhance interparticle forc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gnetic contribution to interparticle forces is measured by the changes in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the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at the jamming transition. The link of the field orientation with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bed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了解冻融环境下再生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及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以100%再生粗骨科取代天然碎石制作了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试件以及以钢筋直径12mm、16mm和20mm为变动因素的钢筋再生混凝土中心拔出试件.采用快冻法将劈裂抗拉试件和中心拔出试件进行冻融循环后分别进行劈裂和拉拔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下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性能及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间粘结性能的变化规律.在总结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遭受冻融后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及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间粘结强度的计算表达式,可为我国冻融环境下再生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