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9篇 |
免费 | 90篇 |
专业分类
化学 | 14篇 |
晶体学 | 2篇 |
力学 | 94篇 |
数学 | 54篇 |
物理学 | 2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3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磊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2(10):168-173
研究了n阶线性模糊微分方程的模糊初值问题,将n阶线性模糊微分方程转化成一阶线性模糊微分方程组,利用结构元方法将模糊线性微分方程组转化成两个分明的线性微分方程组,通过分明的线性微分方程组的解构造出原n阶线性模糊微分方程的解.最后,给出了具体的算例. 相似文献
2.
溶解氧含量是反映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水质指标.文章选择黄浦江上游水源中的典型水质参数--溶解氧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面高光谱遥感数据、多光谱遥感数据和现场水质监测数据来研究水体反射光谱特征与水质参数浓度之间的关系,发现溶解氧含量与641 n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相关性最高,由Landsat5 TM第3和4波段的遥感反射率比值变量所建立的对数模型相关性最高,达到0.829.在此基础上,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对溶解氧模型的通用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并探讨了溶解氧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精度,估测值与地面实测值在时间变化规律上保持一致,同时根据该模型得出的黄浦江上游溶解氧含量空间分布规律与该区域的有机污染实际分布情况是相互吻合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开区注氮采空区遗煤自燃和被抑制的力学过程,用非均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连续性方程、气体弥散方程和综合传热方程的联立,建立了采空区注氮非定常数值模型.结合实例,用迎风格式有限元方法求解.给出了采空区的漏风流态、氮气流态,描绘了采空区自燃过程中氧、CO浓度和温度分布的变化过程.计算考虑了瓦斯涌出和工作面推进的影响.得到注氮条件下采空区高温区形状变窄;随着注氮量的提高,使自然发火期逐渐变长,直至不自燃.理论计算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4.
孔隙压力作用下圆形巷道围岩的蠕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原有的岩土流变理论基础上,与渗流力学原理相结合,考虑孔隙压力及孔隙度在岩石蠕变过程中对于岩体变形的影响,在弹性解答的基础上,通过Laplace变换(对应性原理)得出解析解.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利用弹性力学基本方程、蠕变方程及有效应力原理(Terzaghi有效应力方程),采用H-K体模型作为本构方程,将孔隙压力引入到围岩蠕变方程中.给出在孔隙压力作用下的蠕变曲线,并与不考虑孔隙压力和定孔隙压力条件下蠕变曲线相比,其更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5.
泥岩三轴蠕变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TS伺服刚性压力实验机对高家梁煤矿泥岩进行了三轴蠕变实验研究,获得了泥岩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蠕变变形规律。实验表明围压对泥岩微观缺陷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随着围压的增加,泥岩的三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有所增加。在围压一定时:衰减蠕变量随轴压的增大而增大;衰减蠕变率随偏应力的增加而增大;稳态蠕变率随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在偏应力一定时,稳态蠕变率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当围压大于4MPa后,围压的限制作用将明显减小。随着围压继续增大,稳态蠕变率变化并不明显。根据获得的实验数据,用回归法求出了H-K模型蠕变方程的参数。结果表明H-K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实验结果。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支护增加围压以提高围岩屈服强度,也可根据实际工程中泥岩蠕变的变化趋势确定合理的二次支护时间,避免流变破坏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单参数模糊微分方程基础上研究了一阶多参数模糊微分方程和模糊初值问题,利用刻画方程的解与刻画参数的关系给出了多参数模糊微分方程解存在的条件,最后给出了具体算例.表明,多参数模糊微分方程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7.
一阶线性模糊微分方程的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文[8]中的扩展原理求解了一阶线性模糊微分方程,给出了解可表示的条件,讨论了同其他求解方法之间的关系,最后给出了具体算例。 相似文献
8.
In this paper, a system of reaction-diffusion equations arising in eco-epidemiological systems is investigated. The equations model a situation in which a predator species and a prey species inhabit the same bounded region and the predator only eats the prey with transmissible diseases. A number of existence and non-existence results about the non-constant steady states of a reaction diffusion system are given. It is proved that if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the predator is treated as bifurcation parameter, non-constant positive steady-state solutions may bifurcate from the constant steady-state solution under some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
Poly(vinylidene fluoride-co-hexafluoropropylene) (PVDF-HFP) microporous membranes were prepared via 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 (TIPS) process. Then they were immersed in a liquid electrolyte to form polymer electrolytes. The effects of polymer
content in casting solution on the morphology, crystallinity, and porosity of the membranes we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X-ray diffraction (XRD), and a mercury porosimeter, respectively.
Ionic conductivity, lithium-ion transference number, and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window of corresponding polymer electrolyt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C impedance spectroscopy, DC polarization/AC impedance combination method, and linear sweep voltammetry,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herulites and “net-shaped” structure coexisted for the membranes. Polymer content
had no effect on crystal structure of the membranes. The maximum transference number was 0.55.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ionic conductivity followed the Vogel–Tammann–Fulcher (VTF) relation. The maximum ionic conductivity was 2.93 × 10−3 Scm−1 at 20 °C. Electrochemical stability window was stable up to 4.7 V (vs. Li+/Li). 相似文献
10.
一类全系数模糊线性规划的求解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结构元方法定义一种模糊数排序准则,提出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中都含有三角模糊数的全系数模糊线性规划等价转化为经典线性规划的方法,并证明其合理性.与其它方法相比较,该方法证明了得到的解优于已有其它方法的解,并且约束条件少,运算方法简便.将本文的方法运用到数值算例中,进一步表明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