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9篇
化学   146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53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79篇
物理学   82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求解2+1维de-Sitter时空中零测地线方程得到光线的轨迹方程,对轨迹方程进行分析发现其不存在封闭的轨迹解.  相似文献   
2.
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光栅减反层结构对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及储能效果的影响.具体从光栅形状、高度以及光栅表面金属薄膜厚度出发.结果表明经光栅减反层优化表面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显著增大,储能效果大大得到提升.尤其是三角形光栅太阳能电池.随着镀层厚度的增加,储能效果增加,但当薄膜厚度过厚时,储能效果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王艳辉 《物理与工程》2010,20(2):19-21,33
本文给出并证明了电荷和质量分布相同的刚体绕相同轴转动时的转动惯量与磁矩的大小之间的特定比例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并证明了带电刚体磁矩的平行轴定理和垂直轴定理.这些结论将大大简化求解带电刚体转动时具有的磁矩问题.利用这一关系可以帮助教学.  相似文献   
4.
酸性络蓝K双波长信号系数光度法测定钙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钙、镁均与酸性络蓝K(ACBK)形成暗红色配合物,提出了测定钙和镁的双波长信号系数光度法.该法不仅消除了钙、镁之间的吸收干扰,且消除了一定量的共存离子的干扰.利用褪色法与生色法的吸光度之和作为信号吸光度,使方法的灵敏度大为提高.测定钙、镁总量时,分别用钙、镁吸收曲线正峰与负峰上的等吸收波长470.5 nm(λPa)及559.5 nm(λNa)处测定吸光度APa和ANa,求得总量的信号系数fs为2.439.于λPa470.5 nm处测得任一浓度钙、镁试液的吸光度APa′,其信号吸光度As=fsAλPa′.测定镁时,以试剂ACBK褪色对钙配合物生色的完全相消干扰的波长539 nm(Pa)作为测定波长,负峰波长583 nm为Na.按相同方法测得镁的信号系数fs为4.148.  相似文献   
5.
以卟啉为荧光发色团,4-氯-7-硝基苯并-2-氧杂-1,3-二唑为识别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较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近红外硫离子荧光探针,其结构经~1H NMR,IR和HR-MS(ESI)表征。该合成路线简短,后处理简单。以荧光光谱为检测手段,测试了该探针分子对硫离子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此探针不仅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且在1. 0×10~(-6)~7. 0×10~(-6)mol·L~(-1)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出限为78 nm。  相似文献   
6.
铜的催化褪色动力学-负吸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催化褪色动力学光度法测铜为例 ,对负吸光度法用于褪色法能提高准确度与灵敏度、扩展线性范围、减小共存离子干扰及操作简便规范等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实例表明 ,间接摩尔吸光系数为1.71×107L·moL -1·cm -1,可测浓度范围为40~3600ng·L -1及相对标准偏差为0.8%(n=9) ,均明显优于用经典吸光度法测定 ,且催化温度降低 ,反应时间缩短并省去反应抑制剂 ,较原方法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7.
在Ag(NH3)2+溶液中,在钛基体上电沉积出树枝状纳米银颗粒,研究了沉积电位对树枝状纳米银颗粒形成的影响,探讨了这种树枝状纳米银颗粒形成的机理,并研究了这种钛基树枝状纳米银电极(Ag/Ti)在碱性溶液中对甲醛氧化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30 mmol/LAg(NH3)2+以及沉积电位在-1.8~-1.2 V(vsAg)时,形成了形态为树枝状的纳米银颗粒。在沉积电位为-1.6 V(vs Ag),Ag(NH3)2+浓度为30 mmol/L的溶液中,电沉积制备的这种树枝状纳米银电极(Ag/Ti)对甲醛氧化具有强的电催化活性。循环伏安曲线表明,在0.1 mol/LNaOH溶液中以及甲醛的浓度范围在0~40 mmol/L,甲醛浓度和它的氧化峰电流密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下限达到0.662 mmol/L,这种新型的树枝状纳米银电极有望作为甲醛检测的传感器。  相似文献   
8.
壳寡糖与镧、铈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壳寡糖,镧和壳寡糖,铈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证实了氮,金属(N-M)键的形成,元素分析证实配合物中各元素C:H:N:La或Ce的原子个数比分别接近于24:44:4:1,即相当于配位数为4。壳寡糖一镧和壳寡糖一铈较未配位的镧或铈具有更强的催化氧化能力。配合物除去废液中磷[(PO)^3-4]的效果比未配位的镧和铈提高10%。配合物可提高蔬菜、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促进作物的营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3,3%,提高黄瓜产量12%~15%,对十字花科蔬菜的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Gr—Morita对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2]中讨论了G-分次(R-A)-双模RUA导出一个Gr-Morita对偶与Morita对偶的关系,本将进一步给出G-型分次(R-S)-双模RUS定义一个Gr-Morita对偶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设G是一个具有二分类(X_1,X_2)的简单偶图,|X_1|=|X_2|=n,如果对于给定的c>0,|M(S)|≥(1+c)|S|对任意满足|S|≤n/2的S(?)X_i(i=1,2)都成立,其中N(S)是S的邻集,则称G是(n,c)-扩张图.给出了(n,c)-扩张图的k-匹配数与完美匹配数之比的顺从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