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3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6篇
数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Darcy定律和Kozeny-Carman孔隙方程,建立多孔质复层含油轴承的流体润滑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分析复层结构和孔隙参数对含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复层含油轴承润滑性能随轴承高度增大而变差,随孔隙率减小而变好,当总孔隙率一定时,较低的表层孔隙率有利于提高复层含油轴承润滑性能.因此设计复层含油轴承时,在保证一定孔隙含油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小表层孔隙率.研究工作为复层含油轴承摩擦学性能分析与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含油轴承是一类重要的减摩自润滑零件,轴承基体中油液的渗流特性对表面润滑性能有重要影响. 建立含油轴承孔隙渗流与表面油膜润滑的耦合力学模型,分析含油轴承系统中油液的渗流特性,探讨轴承表面油液的供油行为与自润滑机理. 结果表明:在含油轴承的收敛区内同时存在周向旋转流、径向伸缩流和法向渗析流,油液在各方向上的流动状况由该向流体压力梯度决定;受油膜压力影响,油液在接触区向多孔基体渗入,在接触区入口部位向多孔表面析出,由此构成了油液渗入和析出的闭环速度流线,增强摩擦界面间的泵吸效应. 油液在法向上的渗析速度随中心膜厚增加而减小,随转速升高而增大,渗析速度越大,对泵吸效应的增强作用越显著,接触区入口的油液也更易进入摩擦界面,保障含油轴承的良好自润滑效果. 研究结果对揭示含油轴承的供油自润滑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采用固体废弃物制备轻质保温发泡陶瓷成为研究热点,但关于发泡陶瓷布料工艺的研究寥寥无几.本文采用钼尾矿为主要原料,分别加入不同含量发泡剂SiC,然后采用分层分区布料方式烧制轻质保温发泡陶瓷.研究发泡剂含量、布料工艺对发泡陶瓷试样性能的影响.最终制得发泡均匀,体积密度0.44 g/cm3,抗压强度3.9 MPa,导热系数0.15 W/(m·k)的发泡陶瓷试样.本研究采用分层分区布料工艺烧制发泡陶瓷,为缩短发泡陶瓷烧成周期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含油轴承基体中油液的渗流特性对轴承油膜润滑性能影响显著. 以不同孔隙率分布的环面复层含油轴承为研究对象,利用达西定律建立复层含油轴承基体中流体渗流的控制方程,在极坐标下建立环面复层含油轴承系统渗流润滑模型,研究复层环面副系统中油膜压力分布规律,分析轴承结构参数及孔隙渗流行为对油膜润滑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复层含油轴承的流体动压力主要发生在环形摩擦面间,从摩擦界面到轴承底面,流体压力逐渐由外缘向圆心部位传导,流体动压力作用面积逐渐增大,压力峰值逐渐降低;随着倾角增大,摩擦界面间的油膜动压效应增强,油膜润滑性能变好;随着表层渗透率或厚度减小,摩擦界面间的油膜的渗流效应减弱,油膜润滑性能提高;与普通单层含油轴承相比,含致密表层的复层含油轴承能降低整体孔隙率,防止过多轴承间隙油液渗入多孔介质,提高轴承润滑性能. 研究工作为明晰环面复层含油轴承渗流行为及润滑机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基体致密、表层多孔含油的复层铁基含油材料,利用SEM、EDX和XRD分析材料微观组织形貌、组元和物相组成及断口形貌,并基于HDM-20端面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其摩擦磨损性能. 结果表明:在铁基粉末冶金材料中添加适量TiH2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孔隙率,同时在孔隙附近内生TiC硬质相,有效弥补孔隙对力学性能削弱;添加TiH2后,材料的硬度提高,压溃强度有所降低,材料的断裂机理逐渐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脆性断裂;随着TiH2含量增加,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呈现先变好后恶化趋势,含质量分数3%TiH2材料的综合力学和摩擦学性能较好,能实现较高强度与良好自润滑特性的统一. 研究工作为研制高性能铁基含油轴承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油-气润滑系统工作过程中,润滑油膜受微油滴冲击和压缩空气扰动影响易形成气泡夹带现象,气泡夹带行为将对壁面润滑油膜层的形成及流动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基于VOF数值模拟方法,对含气泡油膜沿倾斜壁面的流动行为进行研究,考察了气泡的存在对油膜形态和流动速度的影响规律,以及气泡破裂阶段空腔邻域内流体压力变化特性。研究表明,油膜夹带气泡的形变和迁移诱发气泡周围微流场的速度扰动现象,导致气液界面处产生非均匀速度梯度分布,进而引发油膜表面的形态波动。气泡发生破裂时,油膜空穴部位发生明显的正负压力波动现象,气泡附近壁面将承受一定的交变载荷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过渡区中变量叶片泵闭死容腔内部压力变化幅度大,以及高压时易引起叶片外伸困难的特点,基于MATLAB仿真软件分析了减震槽处压力分布及其对叶片顶端受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设减震槽可以有效减轻较大压差引起的液压冲击和压力突变现象,同时也减小了压力梯度的峰值;分析压力分布时计入摩擦副泄漏不仅没有降低预升/卸压效率,反而使压力梯度的峰值减小,使过渡区中的油压分布更加趋于平缓;在较高工作压力下,相对传统尖顶叶片,圆弧顶廓叶片可以有效克服在过渡区中难以外伸的缺点,同时也使叶片顶部接触反力的变化更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8.
以碱式碳酸铜和四氮唑乙酸在水中反应制备得到四唑乙酸铜(Ⅱ)含能配位聚合物[Cu(tza)2]n,并培养出单晶.运用元素分析、FHIR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含能配位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DSC)和热重,微分热重分析(TG-DTG)研究了含能配位聚合物的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Cu(tza)...  相似文献   
9.
四氮唑乙酸与碳酸铅反应制备得到含能配位聚合物[Pb(tza)2]n(Htza=四氮唑-1H-1-乙酸),用自然蒸发母液法获得单晶.运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a=1.5370(5)nm,b=1.0373(3)nm,c=0.8261(3)nm,β=119.415(4)°,V=1.1473(7)nm3,p=2.671 g/cm3,Z=2.采用差不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重-微分热重分析(TG-DTG)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及其非等温反应动力学,并根据相关标准对配合物进行了感度测试.结果表明:该含能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适当的感度,分解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和气体产物,有望作为含能材料应用于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0.
钴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分解N2O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别用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钴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金催化剂,用于催化分解N2O。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优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对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考察了金负载量、HAuCl4溶液的预处理方式、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用BET、XRD、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优化出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参数:金负载量1.1%、预调节HAuCl4溶液的pH值至9.0、300℃焙烧。在钴铝氧化物中加入适量的助剂Na,提高了Co3+的还原性和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在此基础上制备的1.5%Na/1.1%Au/Co-Al催化剂的低温活性优于1.1%Au/Co-Al和1.5%Na/Co-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