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93篇
化学   229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58篇
综合类   36篇
数学   61篇
物理学   216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乙酰基卓酚酮还原新途径的研究高文涛,张宝田,于会文(锦州师范学院化学系121003)天然产物中存在着许多酮系化合物,目前已分离出80种以上合有酮骨架的化合物。如桧科松柏类树中的具有抗真菌活性的日柏醇,绿霉代谢产物中的细柄酸以及秋水仙球根的成份秋水...  相似文献   
2.
文中总结了感应法测量大电流超导材料临界电流的方法 ,叙述测量的原理及装置 ,分析对环电流进行定标时可能产生的误差及减少误差的措施 ,给出计算结果 ,并对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类捕食-被食系统的全局渐近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如下形式的具分布时滞的捕食-被食系统:通过构造Liapunov泛函,得到了该系统正平衡解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所得结果包括了一些相关的已有结果为其特例。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胶-凝胶-程序升温一步法合成了复合材料K_8P_2V_2W_(16)O_(62)/TiO_2,经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K_8P_2V_2W_(16)O_(62)/TiO_2中呈锐钛矿晶型结构的TiO_2附着在多酸K_8P_2V_2W_(16)O_(62)表面。以罗丹明B为模型分子,分别考察了K_8P_2V_2W_(16)O_(62)、TiO_2及复合材料K_8P_2V_2W_(16)O_(62)/TiO_2在紫外光下的降解性能,发现在120 min内,K_8P_2V_2W_(16)O_(62)/TiO_2的光催化活性优于K_8P_2V_2W_(16)O_(62)和TiO_2。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采用溴氧化3-异丙烯基(艹卓)酚酮和3-肉桂酰基(艹卓)酚酮合成杂环并(艹卓)酮化合物的新方法。3-异丙烯基(艹卓)酚酮5位偶联产物1a~1f和3-肉桂酰基(艹卓)酚酮5位偶联产物3a~3d分别在吡啶介质中与过量溴作用生成5-取代苯偶氮基-7-溴-3-甲基-8-氢环庚并呋喃-8-酮2a~2f和6-取代苯偶氮基-2-苯基-8-溴-4,9-二氢环庚并吡喃-4,9-二酮4a~4d。  相似文献   
6.
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研究了黄酮化合物灯盏花素在多壁碳纳米管丝网印刷电极(MWCNT/SP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方法.实验表明,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浓度为5.0×10-4 g/L的灯盏花素在MWC-NT/SPE电极上出现了一对准可逆氧化还原峰,峰电位Epa=0.21 V,Epc=-0.05 V,△E=0.26 V,峰电流ipa=1.18 μA,ipc=0.205 μA,ipa/ipc=5.76.灯盏花素的DPV氧化峰电流值与其浓度在1.2×10-4~2.8×10-3 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0),检出限为1.2×10-4g/L.结果表明,该法测定灯盏花素便捷、可靠、较灵敏.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合成了BaTiO3纳米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柠檬酸酸为络合剂、pH=2且在700℃焙烧时可制备出单相BaTiO3纳米颗粒,其形状较为规整,近似呈球形,平均粒径约为55 nm,光学带隙值为3.25 eV.以偶氮染料甲基红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BaTiO3纳米颗粒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该纳米颗粒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光催化机理主要为光生空穴的直接氧化.  相似文献   
8.
氧还原反应(ORR)是燃料电池和金属空气电池等洁净发电装置中阴极的主要反应,该反应动力学过程慢,电化学极化严重. Pt基电催化剂具有较好的ORR活性,然而Pt资源有限、价格昂贵,研制高活性、低成本的代Pt电催化剂意义重大.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研究者发现将含有C, N和Fe等元素的前体进行高温热处理得到的Fe-N-C电催化剂对ORR具有良好的活性,然而在高温热解过程中Fe容易发生聚集而形成大块颗粒,导致Fe的利用率不高,影响了电催化剂的ORR活性.
  本文分别以聚吡咯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为C和N的前驱体,利用高温热解形成的富含微孔的碳材料对铁前体的吸附及锚定作用,获得了一种Fe高度分散的Fe-N-C电催化剂.采用物理吸脱附技术、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扫描电镜对Fe-N-C及其制备过程中相关电催化剂的孔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第一步热解过程中, EDTA-2Na的Na对碳材料起到了活化作用,形成富含微孔的N掺杂碳材料(N-C-1),其BET比表面积达到1227 m2/g,孔径约1.1 nm.在第二步热解过程中, N-C-1有效地抑制了Fe的聚集,产物Fe-N-C中的Fe元素均匀地分布在碳材料中,其比表面积高达1501 m2/g.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0.1 mol/L NaOH)中, Fe-N-C电催化剂对ORR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ORR起始电位(Eo)为1.08 V (vs. RHE),半波电位(E1/2)0.88 V,电子转移数n接近4, H2O2产率<3%,与商品20%Pt/C(Johnson Matthey)接近.电化学加速老化测试结果表明, Fe-N-C的E1/2未发生明显变化,而Pt的负移45 mV,表明Fe-N-C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酸性介质(0.1 mol/L HClO4)中, Fe-N-C的Eo为0.85 V, E1/2为0.75 V,其E1/2比Pt/C负移约0.15 V,表明在酸性介质中Fe-N-C对ORR的催化活性还有待提高.采用TEM、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穆斯堡尔谱等方法研究了电催化剂构效关系.结果表明, Fe-N-C较好的ORR活性主要来自于高分散的Fe-N4结构,此外, N(吡啶N和石墨N)掺杂的C也对反应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
  与Pt/C相比, Fe-N-C电催化剂具有很好的耐甲醇性能.本文对比了Fe-N-C和Pt/C作为阴极催化剂的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MFC)性能,采用质子交换膜的DMFC最大功率密度分别为47(Fe-N-C)和79 mW/cm2(Pt/C),而采用碱性电解质膜的则分别为33(Fe-N-C)和8 mW/cm2(Pt/C).结合半电池结果表明, Fe-N-C电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具有比Pt更为优秀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有望用作DMFC阴极代Pt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粒径可控的纳米铁酸铋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了BiFeO3纳米颗粒,利用热重-差热、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干凝胶的热分解及BiFeO3的成相过程.结果表明,在600℃煅烧可制备出高纯的BiFeO3纳米颗粒.同时发现,随着双丙烯酰胺含量的增加,所得样品晶粒尺寸逐渐减小,从而制备出平均粒径约52~110nm的系列BiFeO3颗...  相似文献   
10.
新型半导体可见光催化剂纳米锰酸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仕发  杨华  县涛 《催化学报》2011,32(7):1199-120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法制备了锰酸钇(YMnO3)纳米颗粒,并运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YMnO3纳米晶主要为六方钙钛矿结构,兼有少许的正交钙钛矿结构,且颗粒粒度均匀、形貌规整、呈类球形,平均颗粒尺寸约为45 nm.另外,测得YMnO3纳米颗粒的光学带隙值为1.31 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