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大跨度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本文提出一种计算大距度钢桁梁斜拉桥动力特性的方法。文中分别采用桁段有限单元、空间梁元、空间杆元计算斜拉桥中桁架,桥塔、拉索的刚度矩阵与质量矩阵,采用子空间迭代法求解特征方程,所得结果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出在构件上增设附加质量来模拟结构损伤的试验方法,证明了质量增加与刚度降低的等价关系。以简支梁为例,给出了采用附加沙袋法、悬挂质量法两种附加质量方式模拟结构损伤的具体试验方案,完成了多工况下简支梁附加质量模拟结构损伤的动测试验。通过试验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得出了在梁构件上采用附加沙袋法可准确模拟出不同损伤位置、不同损伤程度的结论。为结构健康诊断与损伤识别方法的验证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可重复使用同一个试验构件的实验方法,避免了不同试验构件随机性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超弹性NiTi合金丝动力特性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状记忆合金(SMA)是一种兼具感知和驱动功能的功能材料,因其独特的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和高阻尼等特性,成为土木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的理想材料。本文研究了超弹性NiTi丝的动力特性和应变率相关的本构模型。试验测试了NiTi丝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力学性能,建立了应力增量与应变率的关系方程。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SMA本构模型,新模型能够描述SMA应变率相关特性,并通过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动力荷载下,NiTi丝每循环耗散能量、割线刚度和等效阻尼比在开始阶段均快速增大,当应变速率大于1.0×10-3/s后,趋于平缓;数值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改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描述NiTi丝应变率相关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4.
5.
6.
7.
8.
复杂结构动态应力的准确计算是一个没有圆满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最小余能原理为基础,提出了计算结构动态应力的最小伤痛有法。该方法采用二次分析思想,首先采用常规有限元对结构进行适当离散,计算输出结构所需应力区域的有限元结点位移和加速度动力时程反应,再应用最小余能法计算所求部位的动态应力值。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它可以与现有的有限元程序有机结合,方便使用;动应力在区域内的分布规律可以由计算者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一般情况下,可以选用二次曲线来逼近动应力在区域内的实际分布,避免了常规有限元法计算结构动应力时必须对单元形函数求导的做法,从而提高了动应力计算精度。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计算结构动态应力结果较常规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有明显改进,特别是当结构变化剧烈时,改进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动力分析建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将桥梁划分为梁段单元,考虑T形梁的弯曲、自由扭转、约束扭转变形以及桥梁局部构件(如横隔板等)的作用,由能量原理建立结构的单元特性矩阵。实践应用表明,本文提出了方法使用方便,适合于计算机求解,是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结构动力分析的一种实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