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断裂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讨论了材料断裂过程的有限元模拟技术。基于自适应有限元的一般原理,并针对多相材料的裂纹扩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简化的高精度和高效率有限元网格的动态重新划分策略。裂纹被假设沿着单元之间的路径连续扩展,利用节点力释放技术生成新的裂纹自由表面,发展了一种可随裂尖连续移动的网格动态加密和释放方法。这种方法已在各种裂纹问题中得以实现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扼要地阐述细观力学的定义和范畴;探索其主要研究课题和应用领域,展示细观损伤力学的新进展;并对细观力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3.
4.
5.
固体破坏理论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列举和初步探讨了位于当代固体破坏理论的前沿上的十五个问题。它们包括:固体破坏理论的封闭、宏微观非线性力学、尺度效应、多层次计算、细微观实验力学技术、断裂过程区的描述、异质体的强度与韧性、材料的多层次抗破坏设计、高速破坏过程、非均匀介质的动态断裂与前兆、疲劳的起源、破坏元技术、内损伤破坏与微结构形貌演化失稳的识别、材料的微结构演化、电致失效力学。 相似文献
6.
金属基复合材料和强度与损伤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观察计算力学的方法分析了金属基复合材料(MMC)多重损伤与强度的关系,采用唯象的内聚力模型模拟纤维/基体界面的脱粘和采用G-T模型描述韧性基体的损伤。并用上述模型分析了长纤维增强MMC在横向荷载作用下损伤演化的规律,讨论了不同界面性质与材料强度及损伤、破坏模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分析了由裂纹扩展过程中形成的耗能尾区和桥联段所产生的增韧效应。根据对扩展裂纹的能量积分的贡献,结构增韧材料在裂纹扩展中的韧度增值机制可分解为:尾区体膨胀塑性增韧;尾区剪切屈服带增韧;裂纹面夹杂第二相桥联;未贯穿裂纹的基体桥联。本文结合结构高分子材料和短纤维复合材料等材料体系进行了具体的增韧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9.
10.
纤维复合材料损伤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界面断裂力学和有限元法数值模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观损伤过程,研究各种主要破坏模式之间的相互转变和影响,指出以断裂能和混合度表示的界面性能是控制复合材料损伤过程的主要细观参数。分析了界面韧度对破坏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基于破坏模式控制的复合材料韧度设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